劳动争议协商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争议,无第三者介入。相比于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程序,劳动争议协商更加直接,双方当事人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以达成争议解决的共识。即使劳动者请工会或第三方参与协商,他们也是站在劳动者一方的立场上参与协商,代表的是劳动者的利益,并非独立的第三方。
劳动争议协商是基于双方自愿进行的,任何人都不能强迫他人进行协商。双方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争议,保障了协商的自主性和平等性。
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争议,也可以选择调解或仲裁等其他方式解决争议。协商方式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式。
劳动争议协商没有固定的程序要求,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协商过程简便、快捷,成本低廉,而且达成的和解协议也易于执行。
劳动争议协商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劳动者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双方就争议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达成共识。
劳动者可以邀请工会组织参与协商,工会组织将以劳动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帮助劳动者维护权益,并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劳动者可以邀请律师、专家、法律援助机构等第三方参与协商。这些第三方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劳动者实现其利益,但并非中立的第三方。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员需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调解程序包括听取双方陈述、疏导和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如未履行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若调解无果,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
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劳务合同劳动争议判决书的构成以及民事终审判决的相关内容。文中介绍了判决书的四部构成以及各部分内容。此外,文章还详述了劳动争议的范围及解决方法,包括协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等,并概述了调解步骤。
社会保险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追究期限为违法行为发生或持续后的特定时间段,而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