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双方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分歧。协商程序并非强制性程序,双方可以选择是否协商,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一方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调解委员会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具备法律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调解协议具备自愿性,没有强制执行力,一方反悔后仍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一方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的独立机构,具备灵活、快捷的特点,并具有强制执行力。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
诉讼程序是劳动争议一方不服仲裁裁决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法律性和程序性,作出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1. 劳动争议的内容以劳动权利义务为标的。遵循法律规范和合同规范是劳动争议产生的直接原因。劳动权利义务涉及就业、工资、工时、劳动保护、保险福利、培训、民主管理、奖励惩罚等方面,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引发争议。
2. 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导致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又存在利益差异和冲突。劳动争议实质上是劳动关系主体利益差异导致的利益冲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要劳动关系当事人拥有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劳动争议的产生就是必然的。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与途径。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解决,如仲裁不服可提起诉讼。同时,对于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的情况,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仲裁维权
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员工因违反公司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而被辞退的合法性,以及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解决途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造成重大损失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情况,员工可以通过协商、劳动争议调解、投诉反映、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与补偿问题。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后需要分割,双方应平等享有共同财产所有权。财产分割可通过协议或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均等分割,但根据实际情况可协商处理。共同财产来源包括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财产,但个人特有财产除外。对于稿费等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