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后,应及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只有将户口迁移到婚姻缔结地所在的村庄后,另一方才能成为该村的村民,并被纳入核定宅基地使用面积的家庭人口之中。
家庭成员共同建房居住时,应及时达成书面约定。由于宅基地是以户为单位申请的,因此在家庭共同建房时,应就家庭房产的分配及时做出书面约定。如果无法达成书面约定,也应邀请村委会领导或相关无利害关系的亲属对房屋分配的口头约定进行见证。
在离婚需要分割家庭房产时,应首先进行分家析产。一种简单的操作方法是确定每个家庭成员应获得的财产份额,然后让离开家庭的一方获得相应的金钱补偿。
根据农村房屋所有权的特点,离婚时必须首先区分出争议的房屋是家庭共同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家庭共有财产,则应先进行分家析产,确定夫妻共同所有的房产份额。对于夫妻共同共有的房产的分割,可以参照城市房产分割的原则进行。
由于农村房产与特定的宅基地使用权相联系,而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以具有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身份为前提。因此,农村的房产只能出售给同村的村民,不允许向其他村的村民出售,更不能销售给城市居民。因此,离婚分割农村房产的方式一般只有竞价取得和作价补偿两种方式,而不能采取向社会公开拍卖的拍卖分割方式。
宅基地证与土地证的区别。宅基地证是小产权证,无实际使用权,经申请批准后发放,用于建房并办理房产证;而土地证是房产证的一部分,证明房屋产权归属,可进行市场交易。
农村宅基地拆迁中“一户多宅”的补偿问题。在宅基地总面积未超过当地标准的情况下,一户多宅可以按照一宅进行确权,并获得现金补助、产权互调或自愿退出的补偿方式。此外,文中还介绍了农村“一户多宅”合法的几种情况,包括继承、宅基地买卖、户口迁回、分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宅基地的规定。其中,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宅基地的买卖需遵循法律,出卖或出租后不得再申请。征收土地时,应给予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费等,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农用地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