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人事争议 > 最高法:离职法官诉法院限制其律师执业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法:离职法官诉法院限制其律师执业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时间:2024-06-02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7398
法院是我国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官离职后如果从事其他司法工作是有一些限制的,例如从事律师时,那么最高法:离职法官诉法院限制其律师执业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书 (2016)最高法民终第178号

一、案件背景

上诉人(一审起诉人):丁某山。

上诉人丁某山不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5月18日作出的(2015)苏民诉初字第00003号民事裁定,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二、案件事实

2015年5月12日,丁某山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1992年底,丁某山从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离至苏州市第七律师事务所,1994年通过律师资格考试,1995年正式从事律师法律服务工作。2006年底起,丁某山到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律师执业,代理当事人的诉讼业务时,被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关审判人员告知自2006年11月起不能在该院执业。为此,丁某山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其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多次交涉,始终未得到解决,因此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

三、案件请求

为维护正当执业权和其他权利,特提起本案诉讼,请求判令:

一、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即停止阻碍丁某山正当律师执业;

二、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丁某山经济损失100万元;

三、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给付丁某山精神抚慰金50万元;

四、由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四、一审裁定

一审法院在立案登记过程中发现,丁某山1979年10月由部队转业至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至1992年12月调至苏州市第七律师事务所工作,期间历任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教育科副科长等职务。

一审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丁某山作为具有审判职称的法官,从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离职后,应当自觉遵守上述法律规定,不得担任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丁某山诉称的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阻碍其在该院正常执业的行为,是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依法履行职权的行为。丁某山对该行为的起诉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本案诉讼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四项规定的起诉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裁定不予受理丁某山的起诉。

五、二审裁定

丁某山不服一审裁定,提出上诉称:一审法院认定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阻碍丁某山律师执业权系履职行为不当,裁定不予受理起诉违反法律规定,剥夺了丁某山的诉权,请求撤销一审裁定,并指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丁某山的起诉按法律规定予以立案登记受理。

本院认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了起诉与受理的条件。实施立案登记制后,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提起的诉讼,仍然要根据法律的规定决定是否立案受理。本案中,丁某山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错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相关规定,侵害其作为律师的执业权利,要求判令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停止限制执业、赔偿损失等。因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限制丁某山在该院作为律师执业,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履职行为,由此引发的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调整的范围,故一审法院不予受理并无不当。综上,丁某山的上诉理由,没有法律依据,不能被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六、裁定结果

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审判长杨*初

代理审判员李*烨

代理审判员*佳

二┮涣年六月二十九日

书记员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公司对于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不能随意调动员工岗位,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对于因工作需要的平行调动,薪资原则上不低于调动前的水平;个人原因提出的调动,薪资参照调动前后的水平及岗位薪资就近定薪。规定适用于等级工资制员工,不适用于计件

  •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否可成为解雇的合法理由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否可以作为解雇的合法理由。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工作效率低下应被视为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的表现,但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用工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

    用工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以及关于休息日权利的案例分析和法律依据。用工单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同时,《劳动法》规定用工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王某作为合资大酒店的服务员,因没有休息日而与酒店发生争议,

  • 最高法、司法部:不得限制辩护律师合理阅卷次数

    为此,《办法》对进一步保障刑事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作出了相应规定。人民法院作出召开庭前会议、延期审理、二审不开庭审理、宣告判决等重大程序性决定的,应当依法及时告知辩护律师。为了保障律师权利,《办法》规定辩护律师提出阅卷要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当时安排辩护律师

  • 经济律师费用由谁付
  • 律师担任破产管理人需要什么条件
  • 清算组织主要由哪些人员组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