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禁止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然而,上位阶法律并未对此作出绝对规定。
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综合以上规定,除非女工有严重违纪失职行为或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其他原因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单方解除合同。当然,如果女职工提出解除合同或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则不受这一限制。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一)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二)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三)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
(五)因法律规定的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录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对使用童工的处罚措施如下:
1. 介绍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的,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
2.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按照每名童工每月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
3. 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后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罚款标准提高一倍,并吊销营业执照。
4. 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降级或撤职处分。
单位是否能向员工收取押金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特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经营实际需要且劳动者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收取“风险抵押金”。同时,单位也无权扣押员工的人事档案,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劳动争
员工入职未满一年怀孕是否可以被辞退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司不能以员工怀孕为由辞退员工,只有在员工严重失职且调岗培训后仍无法胜任工作时才能依法辞退并进行经济赔偿。同时,《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保护怀孕女职工,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
如何申请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公民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中心将在5日内审核决定是否给予援助。法律援助是免费的司法救助体系,旨在帮助困难群体。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等。受援人需遵守法律规定,如因案
妇女产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文中详细说明了产前假、产假、产假工资以及男方看护假的具体规定。女职工的产假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难产、多胞胎生育、晚育等情况都有明确的产假规定。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的标准支付假期工资。此外,单位可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