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禁止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然而,上位阶法律并未对此作出绝对规定。
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综合以上规定,除非女工有严重违纪失职行为或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其他原因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单方解除合同。当然,如果女职工提出解除合同或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则不受这一限制。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一)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二)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三)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
(五)因法律规定的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录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对使用童工的处罚措施如下:
1. 介绍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的,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
2.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按照每名童工每月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
3. 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后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罚款标准提高一倍,并吊销营业执照。
4. 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降级或撤职处分。
公司对于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不能随意调动员工岗位,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对于因工作需要的平行调动,薪资原则上不低于调动前的水平;个人原因提出的调动,薪资参照调动前后的水平及岗位薪资就近定薪。规定适用于等级工资制员工,不适用于计件
怀孕女职工遭遇裁员时的补偿标准。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期间不得裁员,如违反规定,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根据女职工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计算,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用人单位如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否可以作为解雇的合法理由。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工作效率低下应被视为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的表现,但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何某作为安装公司女职工在工作中受伤后,与公司签订的私了协议效力及工伤赔偿问题。私了协议虽然允许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工伤赔偿事宜,但其法律效力尚无法律明确规定。私了协议无效的情况包括未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前签订协议、存在不公平或欺诈行为等。何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