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员工辞职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员工被单位劝辞,虽然可以不同意辞职,但不能自行决定不上班。即使单位领导口头同意,也需要明确的书面证据、录音或手机短信等来证明单位同意不上班的事实。根据许多单位的规章制度,员工连续旷工三天以上将被视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不给予经济补偿。因此,员工在处理辞职问题时要注意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一旦发生争议,员工应该采取措施来证明自己不是故意旷工,而是按照用人单位的指示行事。可以通过人证证明,并辅以其他证据,其中录音是比较容易获得的证据。
如果单位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开除员工,员工还应检查该规章制度是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是否对员工进行了公示。如果员工从未见过该规章制度,那么可以质疑其合法性,并对单位的开除决定提出质疑。
当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下途径解决:
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仲裁,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该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其中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当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时,当事人应履行协议。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其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责,包括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员工违纪时公司扣工资的合法性,包括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等,以及公司可以扣发员工工资的其他情况,如劳动合同约定和公司规章制度等。此外,还指
试用期内怀孕的公司员工是否可以解雇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给予法律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关系,非法解雇将面临赔
工地偷卖铜线行为的法律处理。根据我国法律,这种行为属于违法犯罪,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可能采取行政处分如开除等。处理员工违纪问题时,公司需遵守法律规定,事先公示处罚方式,不能随意开除员工。员工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只有在重大过失或故意情况下才需赔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如何判断其是否因严重失职行为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损失。文章介绍了两种严重失职行为,包括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和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并以一个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案例说明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企业依据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功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