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权拒绝上班
根据《劳动法》第5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在高温下工作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要求公司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药品。此外,《劳动合同法》第32条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的指挥、强令进行危险作业的行为,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因此,在存在防暑降温设施或高温防护条件,可能危及劳动者安全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拒绝进行危险作业,而公司不能以此为由给予处罚。2. 有权要求调岗
根据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对于患有心脏、肺部、脑血管等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进行高温、高湿作业的员工,应当将其调离高温、高湿作业岗位。如果暂时无法调动,应加强预防中暑的保护措施。此外,用人单位还应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的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员工的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的作业。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或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员工的工资。3. 职业性中暑应按工伤处理
具备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应积极为劳动者进行职业性中暑的诊断和鉴定。如果劳动者在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中因工作原因导致中暑,并经具备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为职业病,劳动保障部门应进行工伤认定,使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工伤认定的申请途径及时效。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申请途径包括通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不同申请主体有不同的申请时限,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
农民工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需及时救治并备案。工伤认定流程包括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农民工可获得多种形式的补偿,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如缺乏劳动合同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可先确认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和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同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建立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劳动者在遭遇工伤时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