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后工龄是否重新计算
时间:2024-04-2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现阶段国有企业的改制也是国家所拥有的企业,有良好的福利保障。但国有企业所具有的的生产方面的矛盾与不足。因此,国家在一步步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那么,国有企业改制后工龄能否重新计算呢 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你具体介绍。
国有企业改制后工龄是否重新计算
一、法律法规依据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国有企业改制后工龄应当连续计算。除非存在买断工龄的特殊情况,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工龄计算应遵循《劳动合同法实施意见》的规定,即固定工与改制工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非因个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应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如果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了经济补偿金,那么在新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三、《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的通知》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3号),对于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企业,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的规定,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应发放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对于从其他国有单位调入本单位的职工,其在国有单位的工龄可以计入本单位工作年限。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如果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如果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企业月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3倍标准计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根据以上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工龄应当连续计算。除非存在买断工龄的特殊情况,原国有企业员工改制后到新单位的工龄应合并计算为新单位的工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被收购,员工的补偿权益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意见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意见。文章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入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保护各类利益主体权益。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广泛发布项目信息、优先引入优秀民间投资主体、多种方式参与国
-
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解释
关于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定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数额较大的界定、政府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以及情节轻微的处理。文章旨在为相关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
-
江门市直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试行办法
江门市直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的试行办法。办法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保障职工权益,包括制定详细的员工安置方案、涉及劳动合同变更、经济补偿金支付等内容。改制过程中应听取职工意见,决策公开透明,并受地方政府实施方案支持。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
国有企业改制员工身份转换的问题
-
法律规定企业改制程序是什么
-
国有企业改制步骤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