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伤害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争议中,受伤害职工负有举证责任。如果无法提供劳动合同,仍可以提供其他证明材料来证明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例如工资领取证明、工友同事的书面证明等。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承认存在劳动关系,受害职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以确认劳动关系。
当受伤害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认为伤害属于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同时,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证明受伤害职工的伤害是由其他原因而非工伤引起的。如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未对工伤进行认定,用人单位或受伤职工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交通事故伤害的证明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暴力伤害的证明由公安刑事管理部门或治安管理部门出具;见义勇为的证明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职工下落不明的证明由人民法院出具司法裁定书。对于前三种情况,受伤害职工或其近亲属有权要求相关部门出具证明。如果有关部门拒不办理,受伤害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工伤申报的程序。事故发生后或职业病诊断起,企业需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工伤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报告后会组织调查,并在一定工作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企业、职工及家属在调查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如有争议,按劳动争议处理规定解决。
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赔偿审核的期限及相关程序。工伤认定申请后劳动部门将在15日内审核材料,60日内作出决定。劳动能力鉴定需在治疗伤情稳定后进行,大约需要六个月左右时间。工伤赔偿审核期限大约一个月左右。若发生争议,处理时间可能延长数年甚至数十年
交通肇事伤残鉴定的详细程序。申请人需准备申请材料,包括伤残评定申请书、医院诊断证明、手术病历等,并提交给办案单位。办案单位审核后转交专业评定机构,机构安排检查并根据法律法规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将出具鉴定书并通知被评定人。如有异议,可申诉并复议。评定费用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以及工伤保险提供的待遇。单位必须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而劳动者有一年时间。工伤保险包括工伤医疗待遇、伤残待遇、职工因工死亡的赔偿等。职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全额报销医疗费用等。伤残待遇根据等级不同有所区别。职工因工死亡时,其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