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夜班出车祸算不算工伤
2007年3月,被告胡某与原告芜湖某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胡某担任该公司生产部车间主任,期限一年。同年6月11日上午,胡某下夜班骑摩托车回家,过马路时与相对方向行驶的一辆三轮车相撞,胡某因此受伤,造成身体多处骨折,劳动能力受限。
此后,胡某向该公司主张工伤待遇,但遭到公司拒绝。2008年7月,胡某在经劳动部门确认为因公负伤及鉴定存在劳动能力障碍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芜湖市鸠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用人单位应给予胡某工伤待遇。此后用人单位向鸠江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不支持胡某的工伤赔偿请求。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之间建立有合法的劳动关系,胡某下夜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经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胡某依法应享有工伤保险待遇,遂作出了上述判决。在庭审中,法官耐心地反复释明法律,多次劝导,原被告双方的敌对情绪逐渐缓解,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日前,用人单位已主动履行了判决。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处理方式。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独立权利,工伤职工可以进行民事赔偿请求。发生工伤事故时,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无法获得赔偿时再进行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司法鉴定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之间的区别。申请鉴定主体、前提条件、依据、内容、所需材料和收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其中,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主要关注工作伤害及伤残程度,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则更多涉及交通事故或其他伤害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及影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首先,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资料并满足条件;其次,委员会将初审资料,若不完整则要求补充;接着,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必要时委托医疗机构诊断;最后,委员会在20日内送达鉴定结论,如对此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的影响及处理方式。即使超过一年期限,劳动者仍可主张合法权益,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医疗证明等。如果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