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途中被电动车撞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时间:2024-08-0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回家途中被电动车撞伤,是否能够认定为工伤
案件背景
2008年2月21日下午,王女士下班回家途中被一辆电动车撞伤。随后,王女士被送往望京医院接受治疗。2009年4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出了一份非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由于被认定为非工伤,王女士将北京市朝阳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告上朝阳区人民法院,要求撤销该局做出的非工伤认定通知,并重新认定为工伤。
适用法律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被认定为工伤:(一)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二)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三)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四) 患有职业病;(五)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六)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关键问题
根据第六项规定,本案的关键在于电动车是否属于机动车,这将决定王女士是否能够被认定为工伤。一般来说,电动车被认为是非机动车辆,但这并非绝对。根据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只要其技术参数所列的最高设计车速超过20km/h,就可以被认定为轻便摩托车;而最高设计车速超过50km/h的,则可以被认定为摩托车。因此,行驶速度超过20km/h的电动车并非非机动车,而应被归类为机动车。因此,本案应充分考虑当时撞人电动车的车速,或根据王女士的伤情对车速进行推论,而不能仅仅从法律角度片面适用,以免犯下形而上学的错误。如果电动车的速度超过20km/h,在上下班途中被电动车撞伤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的区别
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司法鉴定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之间的区别。申请鉴定主体、前提条件、依据、内容、所需材料和收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其中,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主要关注工作伤害及伤残程度,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则更多涉及交通事故或其他伤害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及影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首先,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资料并满足条件;其次,委员会将初审资料,若不完整则要求补充;接着,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必要时委托医疗机构诊断;最后,委员会在20日内送达鉴定结论,如对此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
工伤认定书超出一年会有何影响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的影响及处理方式。即使超过一年期限,劳动者仍可主张合法权益,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医疗证明等。如果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
-
什么情况可以比照工伤处理
根据上述内容,从业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
-
离职体检不合格可以要求赔偿吗
-
裁员赔偿金的计算方法详解
-
如何处理购买到假口罩的赔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