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标准 > 工伤认定是由法院作出吗

工伤认定是由法院作出吗

时间:2024-04-08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8365

工伤认定责任主体

工伤认定通常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进行认定,对认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若仍有疑义可到法院起诉。

工伤认定的重要性

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准据规则。

完善法规范

应当明确工伤认定构成要件的解释适用标准,并确立解决争议的准据规则。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规定。为了解决争议,应当及时修改相关法规或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工作岗位”与“工作场所”的差别,并对该要件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同时,应当完善相关准据规则,明确人社局和法院对工伤认定标准的取舍原则,并列出例外情形。这有助于处理行政机关和法院之间的关系。

法院判案的原则

法院在判案时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尊重行政自身规律性,并严格限制司法权力的范围和强度。法院通过行政诉讼来实现对行政机关的统制,这是现代法治行政的重要内容。然而,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统制也有界限。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未赋予法院工伤认定权,因此法院不应该独自扩展权力,代替行政机关作出决定。尽管法院通常只能判决撤销工伤认定决定并责令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决定,但由于法院和人社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标准的把握存在差距,可能导致尴尬的局面。因此,应当依据现行法规,严格执行社会保险法和相关法规,确认并保障行政机关对工伤的最终认定权,将法院的审查权限定为监督行政机关履行法定程序和公正程序,实现司法权和行政权的互相尊重、互相制约和良性发展。

完善工伤认定制度

为了既能扩大保护范围,又能避免不顾经济承受能力、无视现有法规的擅自扩大工伤认定范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防止司法与行政之间的冲突。因此,应当重新审视行政诉讼法第71条关于“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统制的强度或密度,并引入行政行为瑕疵的治愈和违法的转换制度,以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约束。工伤认定的最终决策应当依据以上原则进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级工伤鉴定等级标准内容

    工伤鉴定中的一级伤残等级标准,详细列举了各项评估指标及其具体内容,包括智能损伤、肢体瘫痪、运动障碍、面部毁容、瘢痕形成等身体部位的功能受损情况以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严重损伤。这些标准对于评估工伤等级具有重要意义。

  • 涉外劳务派遣工伤处理方法

    涉外劳务派遣工伤处理方法。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应依据前往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劳务派遣单位需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并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被派遣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工单位应负责协助。工伤认定申请需在规定时限

  • 工伤认定的时限

    关于工伤认定的时限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或职业病后,单位应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由单位承担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和相关费用。特殊情况可延长申请时限。未按时申请,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因公出差引发交通事故,如何撰写工伤申请书

    因公出差引发的交通事故中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申请人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事故的时间地点及受伤情况,同时需要附上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受伤者的身份证、病历报告等。此外,申请人还需提交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等相关文件。最后,

  • 工伤鉴定后还能做工伤康复治疗吗
  • 有工伤认定但未做伤残鉴定怎么赔偿
  • 工伤鉴定申请报告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