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是某钢构制品有限公司的员工,与单位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了工伤保险。2017年某月某日,陈某在某市某地区某工业园内施工时被电击身亡。他留下了母亲、女儿和怀有四个多月身孕的妻子。
事故发生后,陈某家属前来单位寻求解决方案。单位提出先解决陈某的工程款问题,并申请工伤认定,待工伤认定后再申请工亡待遇。然而,陈某家属认为按照单位的意见处理时间太长,担心单位会拖延支付工伤待遇。此外,双方对于陈某妻子所怀胎儿是否享受抚恤金的问题也存在分歧。由于以上争议,双方无法达成和解。
陈某家属决定聘请律师出面调解。律师了解到,双方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对于“遗腹子女”是否属于供养亲属范围的法律认识不清。律师告知用人单位,根据《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第二条的明确规定,遗腹子女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这一解释消除了单位对于遗腹子女待遇来源的顾虑,增强了单位从工伤保险基金理赔的信心。
在谈判过程中,律师提出由单位一次性支付陈某家属应享受的工亡待遇,并结清陈某的工程款。陈某家属同意将工伤待遇的相关权利全部让渡给单位,并配合出具相关手续。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单位一次性支付了工亡待遇款和工程款,总计一百二十余万元。工亡认定、工伤保险理赔及商业保险理赔事宜由单位处理,陈某家属提供了相应的手续。协议签订当日,单位即兑现了所有款项,陈某家属返回山西老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亡规定》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具体规定如下:
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伤残职工的近亲属享受上述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的近亲属也可以享受上述待遇。
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司法鉴定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之间的区别。申请鉴定主体、前提条件、依据、内容、所需材料和收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其中,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主要关注工作伤害及伤残程度,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则更多涉及交通事故或其他伤害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及影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首先,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资料并满足条件;其次,委员会将初审资料,若不完整则要求补充;接着,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必要时委托医疗机构诊断;最后,委员会在20日内送达鉴定结论,如对此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根据《劳动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孕妇请病假的情况,但是法律明确规定了女职工在生育期间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对于孕妇请病假,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规定办理病假手续,并提供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病假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根据上述内容,从业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