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
1.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
2. 工亡职工配偶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亲属;
3. 工亡职工父母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亲属;
4. 工亡职工未满18周岁的子女;
5. 工亡职工父母已故,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亲属;
6. 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亲属;
7. 工亡职工父母已故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亲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的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方法如下:
1. 若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则计算至十八周岁;
2. 若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则计算二十年。
然而,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被扶养人,每增加一岁将减少一年计算年限;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被扶养人,按五年计算。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工亡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给那些在工亡职工生前无劳动能力且主要生活来源依赖于其的亲属。具体标准如下:
1. 配偶每月可获得工亡职工工资的40%;
2. 其他亲属每人每月可获得工亡职工工资的30%;
3. 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需要注意的是,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得超过工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处理方式。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独立权利,工伤职工可以进行民事赔偿请求。发生工伤事故时,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无法获得赔偿时再进行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死亡的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赔偿包括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同时,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采用了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死亡赔
工伤死亡后工厂里人员的赔偿问题。包括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标准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并依当地政府规定执行。为因工伤死亡的职工家属提供了一定的赔偿和抚恤措施。
工地死亡赔偿标准的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工伤保险条例对于职工因工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同时,也阐述了与工地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雇佣关系时,死亡赔偿的不同情况和计算方式。此外,还涉及了被扶养人的生活费计算、死亡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