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在评定了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后,原待遇停发,根据相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如果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要治疗,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情况下,由所在单位负责提供护理。
1. 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治疗期间,按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放住院伙食补助费。
2. 对于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职工,实行工伤医疗期。工伤医疗期的时间根据伤情的轻重确定,轻伤为1至24个月,重伤最长不超过36个月。
3. 在工伤医疗期内,工伤职工停发工资,改为按月发放工伤津贴。工伤津贴的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内的平均月工资收入。
4. 对于经评残并确认需要护理的工伤职工,按月发放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依赖程度分为全部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和部分护理依赖三个等级,分别发放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和30%。
5. 工伤致残等级分为十个等级,其中一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被评定为一至四级的工伤职工应当退出工作岗位,终止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按月发放伤残抚恤金,标准分别为本人负伤前12个月内的平均工资的90%至75%。
6. 工伤职工还可以获得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标准相当于伤残职工本人负伤前十二个月内平均工资收入的18至24个月工资。
7. 对于需要易地安家的工伤职工,可以发放相当于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的安家补助费。
8. 对于被评定为五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原则上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并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相当于伤残职工本人6个月至16个月的工资。
9. 如果旧伤复发需要治疗和休息,经鉴定确认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津贴。
10. 对于被评定为五至六级且企业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可以按月发放相当于本人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如果伤残程度被评定为七至十级,职工本人愿意另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本人另行择业,可以发放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五级30个月、六级25个月、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11. 对于因工死亡的工伤职工,可以发放丧葬补助金,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12. 对于供养亲属的抚恤金,标准为符合供养条件的配偶每月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发放,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放,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加发10%。发放的月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月工资收入。
13. 如果因工伤事故直接死亡或在医疗期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可以发放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个月。
工伤的认定、工伤认定程序、工伤医疗待遇、职工住院期间工资问题以及工伤鉴定的办理方式。文章指出工伤认定的标准和申请程序,包括企业提交工伤报告和职工或其亲属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的时限和流程。工伤职工在医疗期间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全额报销医疗费用等。同时
宋女士在公司除草期间中暑,被认定为工伤并裁定单位赔偿的案例。宋女士因中暑导致劳动能力功能障碍程度为八级,留下后遗症,要求单位支付工伤待遇、医疗费用等共计六万多元。尽管中暑事件经常发生,但享受中暑工伤待遇的人数很少,部分原因在于职工和用人单位对工伤的认
广东某工地工伤赔偿责任的归属问题。文章指出在工程转包的背景下,当工人在工地发生工伤事故时,他们可以通过人身伤害赔偿程序或工伤认定程序来维权。其中,雇佣人身伤害赔偿的对象包括包工头、承包工程的老板及业主单位,他们需承担连带责任;而工伤认定的维权对象则是
工伤减员不上班时的赔偿问题。职工因工伤不能上班时,可享停工留薪期工资补偿,期限通常不超过十二个月,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伤情严重可经鉴定委员会确认适当延长。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享有医疗待遇,生活无法自理时单位需负责护理。具体赔偿标准和待遇因地区和行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