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途中规定的责任分担是怎样的
时间:2024-11-24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工伤保险条例》条例中明确,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
关于上下班途中事故的工伤认定问题
上下班途中因特定事故受到伤害
根据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而2010年《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则扩大了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这样的修改是为了保障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伤害,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权益。因此,这些情况都应当纳入工伤认定范围。
上下班途中其他交通工具事故的认定问题
根据2010年《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上下班途中飞机事故不能认定为工伤。然而,随着异地居住和工作的增加,职工在周末乘坐飞机回家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因此在乘坐飞机时发生事故的几率也增加了。考虑到飞机事故与其他交通工具事故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可以参照2010年《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将上述情况也纳入工伤认定范围。
上下班途中责任分担的规定
2010年《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关于上下班途中事故的规定中,涉及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问题。然而,该规定是否可以限缩非主要责任的范围,是一个法律适用的问题。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负伤、致残、死亡,应当认定为工伤。但是,2003年的条例取消了“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的规定,也取消了“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的答复,2011年1月1日之前,工伤保险部门对职工无照或无证驾驶车辆在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死亡一直不认定为工伤,这种认定是错误的。虽然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立法本意是不考虑职工本人的主观状态,但是如果照此执行会造成不公平。因此,对于职工本人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也是判断因素之一。如果职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而实施严重的违法行为且负主要责任,不得认定为工伤。另一方面,新修订的条例将过失犯罪认定为工伤,而一般违法的交通行为只要负主要责任就不得认定为工伤,这是不公平的。因此,需要对新修订的条例关于上下班途中事故的“主要责任”进行限缩,以实现工伤保险法律体系内的平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主要包括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为工伤;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也被视为工伤;军队退役伤残复发同样视为工伤。而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等情况则不得认
-
工伤认定的条件和范围
中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认定的条件和范围,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患职业病等七种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的特点,包括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行为、须申请的行政行为等,并说明了相关行政复议和受理流程。
-
轮休发生了车祸算工伤吗
轮休期间发生车祸是否算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而自行骑摩托车摔伤等情况则不符合工伤认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其他视同工伤的情况以及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形。
-
下班吃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职工下班吃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此类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只有符合明确的认定条件的情形才能被认定为工伤。文章还列举了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以及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
-
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
-
农民工工伤如何申诉
-
在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