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职员在以下情况下负伤、残废或死亡时,应享受因工负伤、残废或死亡的待遇:
工人职员在执行日常工作以及执行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时发生负伤、残废或死亡。
工人职员在紧急情况下未经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指定而从事与企业有利的工作时发生负伤、残废或死亡。
工人职员因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的工作时发生负伤、残废或死亡。
关于因工或非因工的确定,由工会小组据实报告劳动保险委员会审查确定后,报请工会基层委员会通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及工人职员本人或其供养直系亲属。如有不同意见时,应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机关迅速处理,但在未处理以前,应按工会基层委员会的通知办理。
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二条丙款规定的残废审查委员会由市工会组织或产业工会地方组织领导下建立,其人选由上述工会组织、劳动行政机关及卫生行政机关的代表3人至7人组成,以市工会组织或产业工会地方组织的代表为召集人,残废的工人职员所属企业劳动保险委员会的代表及主治医师得列席会议。只有个别企业实行劳动保险条例的地方,不组织残废审查委员会,由该企业劳动保险委员会代行其职权。残废审查委员会的职权包括:
残废审查委员会负责确定残废工人职员的残废状况。
残废审查委员会每6个月检查一次残废者的残废状况,以确定其残废状况有无变更。但残废者请求审查残废状况时,得随时进行审查。
因工残废部分丧失劳动力但仍能工作的工人职员,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二条乙款三项规定应领取因工残废补助费。根据残废后工资减少的数额进行支付,具体标准如下:
工人职员因工残废导致工资减少11~20%时,其因工残废补助费为残废前本人工资的10%。
工人职员因工残废导致工资减少21~30%时,其因工残废补助费为残废前本人工资的20%。
工人职员因工残废导致工资减少30%以上时,其因工残废补助费为残废前本人工资的30%。
工人职员因工负伤在该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特约中西医师或转送之医院医疗终结后,必需安装假腿、假手、镶牙、补眼者,其所需费用完全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
工人职员因工残废部分丧失劳动力但仍继续工作的情况下,再次非因工残废仍能工作时,应继续支付因工残废补助费。再次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而退职时,应按照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丙款的规定办理待遇。
公司活动中员工受伤是否构成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只要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就可以认定为工伤,核心在于工作原因。同时,违规操作与工伤认定无关,工伤认定采用无过错原则。用人单位应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安
工友间误伤的费用承担问题。如果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职工因工作原因误伤工友,用人单位需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职工个人不承担赔偿责任。而对于打架斗殴行为导致的伤害,单位不承担费用,费用由过错方承担。同时,如果因职工操作不当导致的工伤,单位也需要承担工伤保
工伤鉴定后的赔偿标准及待遇,包括一至四级、五至六级和七至十级伤残的工伤职工的赔偿项目和标准,以及工伤职工的亲属在工伤职工因工死亡时应享受的待遇。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
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发放标准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支付方式和标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继承,以及病故和非因工死亡的待遇。供养亲属抚恤金可根据情况选择一次性或按月支付,支付标准与亲属年龄相关。个人账户养老金在职工死亡时可以继承。此外,病故或非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