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劳动中中暑单位被裁定赔6万
近日,聊城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了一起因中暑发生工伤保险待遇争议一案。职工宋女士因在单位除草时中暑了,但是鉴定工伤后单位却拒绝赔偿。
宋女士在公司除草的时候发生中暑后,聊城市人社局认定为因工受伤。同时,经聊城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申请人的劳动能力功能障碍程度为八级。宋女士因为中暑多次治疗,可是还是落下了后遗症,现在说话的时候还有些沙哑。因此她要求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予以赔偿,但是单位一直未为她向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也拒绝支付有关工伤费用。
最终,经聊城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鉴于双方提供证据,最后裁决宋女士完全符合工伤条件,宋女士所在单位应支付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及医疗费、护理费等共六万多元。
聊城两年只有俩人享受了中暑工伤待遇
聊城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中暑事件虽经常发生,但近几年因为中暑申请工伤认定的却非常少,近两年只有两位职工享受中暑工伤待遇。一是因为职工对于有的中暑属于工伤不了解,再有这也与参保单位有很大关系。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等,应当认定为工伤。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中暑工伤认定符合“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和“患职业病有关”的规定。该工作人员介绍,中暑算作工伤需是在工作时间,作为职业病,则要在指定的职业病鉴定机构进行认定。
劳动中发生中暑职工和单位该咋办
有关部门提醒广大劳动者,只要是在劳动中发生中暑的,都可以提出工伤赔偿要求,用工单位拒绝的,可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裁定。
同时,聊城市企业保险处工作人员也向用人单位提醒,发生工伤用人单位要快报。工伤保险参保单位自职工发生工伤之日起24小时内,将职工受伤经过、救治医院等详细情况报送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经办机构及时进行跟踪管理和提供服务。
工伤认定应及时。职工发生事故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像上面的例子,因为宋女士的用人单位一直没有为宋女士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宋女士的治疗费用同样也由用人单位给予支付,而不是由保险机构承担。
工伤理赔的时间及程序。文章详细说明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赔偿的审核时间,并指出如果在程序上发生争议,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多年的时间来解决。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申请工伤认定和赔偿的具体时效和相关材料,以及工伤赔偿的不同项目和标准。
工伤申报的程序。事故发生后或职业病诊断起,企业需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工伤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报告后会组织调查,并在一定工作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企业、职工及家属在调查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如有争议,按劳动争议处理规定解决。
工伤待遇作为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及相关的法律流程。文章指出,工伤纠纷需先经过劳动仲裁,之后如不服可提起诉讼。同时,文章强调了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从伤残评定之日起计算的重要性,并指出许多工伤职工因不熟悉法律法规而失去申诉机会。劳动部门的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
宋女士在公司除草期间中暑,被认定为工伤并裁定单位赔偿的案例。宋女士因中暑导致劳动能力功能障碍程度为八级,留下后遗症,要求单位支付工伤待遇、医疗费用等共计六万多元。尽管中暑事件经常发生,但享受中暑工伤待遇的人数很少,部分原因在于职工和用人单位对工伤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