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若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及时提交全部材料,可以先提交其他材料,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同样,若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及时提交全部材料,可以先提交其他材料,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一旦认定为工伤,工伤职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也需要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以报销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
1. 工伤认定书面申请书(单位需盖公章,个人需盖手印),申请书应详细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
2. 《职工工伤认定申请表》和《济宁市工伤事故登记表》;
3. 证人证言原件及证人身份证复印件(至少两名证人,首选现场目击证人,其次选择与事故前后相关的证人)。
证人证言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证人的身份、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以及与申请人的关系;
(2) 证人在事故发生时的位置和所从事的活动;
(3) 证人对事故经过的直接观察、听闻或参与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事件),只需客观陈述,不得包含主观评价;
(4) 签名并按手印,注明联系电话,并附上身份证复印件;
(5) 若是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需详细描述交通工具、肇事车辆、上下班时间、上下班路线(是否合理)等信息。
4. 初次治疗工伤的门诊病历、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若住院治疗,则需提供住院病历复印件,若为死亡情况,则需提交相关的死亡证明;
5. 工伤职工的身份证明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
6. 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事业单位需提供聘书复印件),或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
7. 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事业单位需提供法人证书复印件),或单位工商注册登记详细情况清单;
8. 工伤职工在事故发生当月的考勤记录;
9.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1) 若为交通事故,需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和相关处理证明;若驾驶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受伤,需提供驾驶证复印件和行车证复印件;
(2) 若在工作期间因工外出受伤,需提交事故经过的有效证明;若因工外出期间失踪,需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裁决书;
(3) 若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需提供单位或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
(4) 若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需提交公安机关证明、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5) 代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申请人,需提交与伤亡职工的有效关系证明;
(6) 其他情况所需的证明材料。
工伤认定和人身损害赔偿的时效问题以及处理建议。对于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时效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计算,若伤害结果尚未实际发生,在结果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也不属于超时。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从受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的
多种人身伤害相关的法定时间,包括诉讼时效、仲裁调解时限以及行政部门处理时限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交通事故调解、学生伤害事故调解、身体受到伤害等方面的诉讼时效及相关时限。同时,也介绍了行政部门处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的处理时限。
工伤鉴定申请提交后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来说,提交工伤申请书后需要等待约60天得到认证结果。如果情况简单明了,社保局可能在15天内通知处理决定。工伤认定决策通知后,社保局将在20天内发放决定文书。对于个人申请工伤认定,由雇主与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职责范围进
当职工发生事故受到伤害后,作为用人单位也好,受伤职工也好,除了积极治疗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这是受伤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保障的前提。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申报工伤的手续。工伤认定也好,工伤等级鉴定也好,归根结底是要进行工伤待遇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