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 > 工伤鉴定等级及其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

工伤鉴定等级及其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

时间:2023-12-08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0173
劳动法1-10级工伤鉴定等级分级原则:

劳动法1-10级工伤鉴定赔偿标准

一级

一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一级工伤的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伤残津贴:按照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3. 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此外,一级工伤的职工和用人单位个人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级

二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二级工伤的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伤残津贴:按照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3. 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此外,二级工伤的职工和用人单位个人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三级

三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三级工伤的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伤残津贴:按照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3. 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此外,三级工伤的职工和用人单位个人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四级

四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四级工伤的职工保留劳动关系,并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伤残津贴:按照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此外,四级工伤的职工和用人单位个人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五级

五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五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按照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发给伤残津贴,并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将补足差额。

此外,五级工伤的职工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六级

六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六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按照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发给伤残津贴,并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将补足差额。

此外,六级工伤的职工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七级

七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七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级

八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八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九级

九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九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十级

十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十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根据职工工伤鉴定结果的不同等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不同的赔偿标准,以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申请流程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申请流程。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本人则有一年时间。超过时限将不再受理。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救济。申请人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及相关诊断证明书等材料。同时,也介绍了保险法的概念和作用,它

  •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和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同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建立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劳动者在遭遇工伤时需依

  • 一级工伤鉴定等级标准内容

    工伤鉴定中的一级伤残等级标准,详细列举了各项评估指标及其具体内容,包括智能损伤、肢体瘫痪、运动障碍、面部毁容、瘢痕形成等身体部位的功能受损情况以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严重损伤。这些标准对于评估工伤等级具有重要意义。

  • 个人申请工伤鉴定的归属问题

    个人申请工伤鉴定的归属问题及其与企业的区别。个人申请工伤鉴定应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进行,并自行承担结果。企业申请则必须在30天内。个人申报工伤被认定后,单位需承担相关费用;而单位申请后需承担社保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此外,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

  • 一级伤残
  • 工伤伤残的鉴定费由谁负责?
  • 六级伤残评定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