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丧葬补助金
根据职工因工死亡的情况,发给一次性丧葬补助金。补助金的标准为职工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份。
2. 供养亲属抚恤金
对于符合供养亲属条件的职工因工伤死亡的情况,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抚恤金的标准根据工亡职工本人工资确定,配偶每月为工亡职工本人工资的40%,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为工亡职工本人工资的30%。对于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不得超过工亡职工本人生前工资。
对于工伤职工死亡时本人工资低于工伤职工死亡时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的情况,按照工伤职工死亡时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对于工伤职工死亡时本人工资高于工伤职工死亡时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的情况,按照工伤职工死亡时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根据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的规定,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包括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产来源并符合以下情形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1.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 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3. 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4. 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5. 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母、外祖母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6. 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
7. 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3.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对于职工因工伤死亡的情况,发给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补助金的标准为职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个月份。
在职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
1. 丧葬补助金
标准为死亡人当月本企业养老保险人均约缴费3个月工资。
2. 一次性抚恤金
标准为死亡人当月本企业养老保险人均约缴费20个月的工资。
3. 遗属生活补助费
指依靠死亡人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如果死亡人生前已参加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可到死亡人单位参保社保机构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需要提交以下文件:
1. 养老保险手册;
2. 死亡证明或殡葬发票复印件(继承身份证明);
3. 填写《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行支付审批表》两份。
中国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和特点。所有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伤户需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并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赔付方式独特,不再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双重赔偿。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企业责任,有利于受害人及时获得救济,企业分散赔偿责任,促进劳资和谐。同时,工伤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赔偿权利人主要为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分配原则不同于遗产分配,考虑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生活来源等因素。债权人不能要求抵债,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不能通过遗嘱处分。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以及工伤保险提供的待遇。单位必须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而劳动者有一年时间。工伤保险包括工伤医疗待遇、伤残待遇、职工因工死亡的赔偿等。职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全额报销医疗费用等。伤残待遇根据等级不同有所区别。职工因工死亡时,其亲属
雇佣关系中的人身损害责任,依据相关法律解释,雇主应对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的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也讨论了工伤保险中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包括因工死亡的职工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的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