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报销 > 伤残等级不符要求重新鉴定应符合法律规定

伤残等级不符要求重新鉴定应符合法律规定

时间:2023-09-24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269
在现实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如果因工作的原因造成了伤残,是可以进行伤残鉴定的,公司应该根据员工伤残鉴定的结果进行经济补偿。那么伤残等级不符要求重新鉴定应符合法律规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各位读者进行解答。

伤残等级重新鉴定应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作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对于不服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而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则为最终结论。

另外,根据第28条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如果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了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根据上述规定,王某在2010年5月4日被鉴定为9级伤残,而石膏矿收到该鉴定结论后已经超过了15日,因此不能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虽然不满1年,但也不能进行复查鉴定。

伤残等级鉴定机构

劳动鉴定机构一般采用劳动鉴定委员会的形式,有些中小型企业称为劳动鉴定小组。县以上的劳动鉴定委员会由劳动、卫生、人事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工会的主管领导组成。也有一些地方吸收物价、民政等部门的人员和大医院院长参加。劳动鉴定委员会主任通常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或市、县的政府负责人担任。省、市、县三个层次的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各不相同。

县(县级市)劳动鉴定委员会职责范围:

(1) 贯彻落实上级劳动鉴定的政策、法规和规章;(2) 制定本级劳动鉴定的工作制度;(3) 对本县所属单位的劳动鉴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4) 对本县所属单位的职工进行劳动鉴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小组)职责:

(1) 贯彻执行上级劳动鉴定的政策、法规和规章;(2) 收集、整理、保存职工伤亡事故、职业病的相关资料,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和工伤档案;(3) 准备上报所需材料,做好劳动鉴定案件的上报工作;(4) 协助企业做好伤、病、残职工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职责范围:

(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2) 制定本地区劳动鉴定工作的规章制度;(3) 对全省各级劳动鉴定组织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4) 处理全省各地、市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案件。

地(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职责范围:

(1) 贯彻落实上级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2) 制定本级劳动鉴定的工作制度;(3) 对下级劳动鉴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4) 实行地(市)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对因工因病致残退休的职工进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和审批;(5) 处理各县(县级市)或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呈报的劳动鉴定的疑难、争议案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手指骨折的法律鉴定标准及轻伤判定

    手指骨折的法律鉴定标准及轻伤判定。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分为轻伤和轻微伤两类,具体标准按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手指骨折的轻伤二级标准包括手功能丧失、指节离断或缺失、两节指骨线性骨折等。轻微伤则包括手擦伤、创口或瘢痕、手关节或肌腱损伤等。伤者需向司

  • 车祸误工费赔偿标准解析

    车祸误工费赔偿标准的解析,包括固定收入、无固定收入的计算方式,误工日期的认定,其他情况的计算方式,离退休人员的误工费计算,以及误工费赔偿标准的差异。根据收入状况和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和标准。

  • 工伤鉴定程序及报销流程

    工伤鉴定程序及报销流程的内容。包括工伤认定后的报销时间限制、报销流程、所需材料等内容。劳动者需要进行工伤认定申请、领取工伤认定决定书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等步骤。报销流程涉及填写工伤医疗待遇申请表、提交相关材料并等待审核等环节。同时,文章列出了报销所需的

  • 职工工伤期间的工资支付问题

    职工工伤期间的工资支付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单位应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由单位提供护理服务。此外,《工资支付暂行条例》也对此类情况进行了规定。如有疑

  • 手部烧伤了工伤鉴定标准有哪些
  • 伤残等级不符要求重新鉴定应符合法律规定吗
  • 雇工和职工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