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劳动保护 > 初入职场必须了解的十个法律问题

初入职场必须了解的十个法律问题

时间:2023-10-2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353
又到毕业季,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得了解一些职场法律知识,知道自己的一些基本权利,手心律师网小编总结了十个职场法律问题并进行简要的解释,供初入职场的朋友参考!

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违约责任

就业协议书是一种非劳动合同的预约合同,签订该协议并不意味着建立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只有在毕业生报到工作后,预约行为才算完成,协议书才会失效。如果协议的一方违约,一般情况下司法实践不会强制履行,而是根据协议约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于违反就业协议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高等学校,应按照协议书或合同书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要求扣押毕业证是否合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这里的“其他证件”包括居民户口簿、毕业证、学位证、资格证、专业技能证书、职称评定证书等。虽然用人单位可能称之为“保管”,但实际上属于变相扣押。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扣押劳动者的证件,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退还,并依法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要求提供担保人或交押金是否合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这里的担保包括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人或提供财产担保。劳动合同法还对用人单位收取劳动者财物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劳动合同中限制结婚和生育的规定是否合法

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和生育的内容。即使劳动合同中存在此类约定,也是无效的。建议在为了顺利就业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坚持写入此类条款,可以选择不与其对抗,因为签订此类条款也是无效的。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每月工资的两倍。如果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办理户口与承担违约金的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承担违约金仅限于两种情况:1. 公司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约定服务期限,员工违反约定需承担违约金,但金额应以分摊的培训费用为准;2. 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约定。办理户口并不是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的法定条件,因此公司不能以办理户口要求员工承担违约金。

试用期工资及社保缴纳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试用期的工资一般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即月薪3000元的试用期工资应为2400元。试用期期间同样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交付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持一份。同时,根据第八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并且如果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的法律性质

如果毕业生已经取得毕业证书,与公司签订的实习协议仍然可以被认定为劳动关系。根据相关通知的规定,具备以下情形的关系可以被认定为劳动关系:1.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备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2.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有报酬的工作;3.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放弃购买社保的声明书的法律效力

根据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无法通过协议方式放弃。因此,即使签署了放弃购买社保的声明书,其效力也是无效的。如果劳动者主张权利,用人单位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总则

    公司为了提升团队竞争力和员工个人能力,制定的培训制度和体系。该制度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以及权责划分。同时,还详细阐述了入职培训的内容,包括定位、负责部门、主要内容、报名方式、培训周期和培训形式等。该摘要旨在概括文章内容,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包括合同签订时间、合同期限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无固定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非全日制用工需遵守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的工

  • 社会保险劳动仲裁时效:一年

    社会保险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追究期限为违法行为发生或持续后的特定时间段,而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停工留薪期内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要求双倍工资呢

    停工留薪期内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是订立劳动合同的责任主体,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劳动者受伤导致的停工留薪期间,双方劳动权利和义务无法明确,法律允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状态。尚先生在入职后因工伤住院治疗,虽未签订

  •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
  •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主要条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