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劳动者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对职业病的预防都有相应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被认定为职业病。
根据卫生部(87)卫防字第60号文件第4条的规定,职业病的诊断应按照《职业病诊断办法》及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的诊断必须由市地级以上的职业病医院来确定。
一旦职业病被确诊,根据劳动能力的丧失程度和职业病诊断证明,患者在治疗和休养期间,以及在医疗后被确定为残废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都应按照现行的因工待遇进行处理。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职业病,应前往当地具备职业健康检查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体检。如果确诊为职业病,需要向当地具备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在申请诊断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职业史、体检证明和工作场所检测报告等资料。诊断完成后,应向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索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工伤保险等待遇。这些信息也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载明,用人单位不得隐瞒或欺骗劳动者。
在职业病的防治中,相关单位应进一步保护工人的健康和权益。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体检,并承担相应费用。劳动者离开原岗位或原用人单位后,两年内出现疑似职业病症状的,可向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经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职工,应被认定为工伤,享有工伤保险和其他职业病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医疗和生活保障的责任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诊断为职业病的劳动者应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伤残等级,并与所在单位联系,依法享有职业病治疗、康复以及赔偿等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在诊断、观察期间,工资标准依据诊断结果确定。劳动者未患职业病时,应保证其病假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若确诊为职业病,观察诊断期间应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此外,用人单位需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故意伤害罪在不同情况下的量刑起点和相关规定。包括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一人重伤和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一人重伤的情况,并详细解释了量刑起点的确定依据。在确定量刑起点后,还需考虑伤害后果、伤残等级等犯罪事实对刑罚量的影响。
职业病的定义、案例、法律依据、分类以及诊断鉴定程序。职业病是由于劳动者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主体必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且必须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文中以一个因接触煤尘而导致煤工尘肺病的职工为例,介绍了职业病的
关于职业病鉴定及赔偿的相关问题。在自动离职前患上职业病的人们可以申请鉴定并要求赔偿。首先,需要在诊断证明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并准备好相关材料。若对市级鉴定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鉴定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最终鉴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