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 > 女职工生育前后享有哪些权利

女职工生育前后享有哪些权利

时间:2023-10-28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636
生育权是每一位女性的权利,然而目前职场上对女性员工的生育歧视仍然屡禁不止。维护妇女的合法生育权不仅需要企业自觉,更需要法律条文的明确保护。法律上规定女职工在生育前后有哪些权利可以享有?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有关的内容,为您介绍。

女职工生育前后的权利

一、怀孕女职工的不被解聘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劳动法》的规定,任何单位都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解雇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论是在劳动合同的聘用期内还是期满后,怀孕的女职工都享有继续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

二、怀孕女职工的调换工作权利

对于怀孕后无法适应原工作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减轻其劳动量或安排其他适宜的工作。特别是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重体力劳动或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工作岗位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调换工作的安排。

三、怀孕女职工的工作时间保健和产前检查权利

用人单位应方便怀孕女职工进行产前检查,对于在劳动时间进行产前检查的,应按照出勤对待,不得扣除病假、事假或矿工待遇。同时,对于有定额考核的工种,应扣除相应的劳动定额。

四、怀孕女职工的合法休息权利

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从事夜班和加班劳动,并且每天应给予1小时的工间休息,这段时间算作劳动时间。对于因各种原因终止妊娠的女职工,她们享有终止妊娠后的休息权。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怀孕女职工流产时应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者享受15~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者享受42天的产假。在产假期间,工资应照常发放。

五、生育后哺乳期间的权利

根据一般规定,女职工生育后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对于难产的女职工,增加产假15天。如果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女职工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女职工享受42天产假。对于晚育产假的具体规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劳动法》的规定,任何单位都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解雇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论是在劳动合同的聘用期内还是期满后,怀孕的女职工都享有继续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哺乳期内被调岗的合法性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

  • 企业女职工在怀孕期可以享受哪些特殊待遇

    企业女职工在怀孕期所能享受的特殊待遇。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从事高强度劳动和孕期禁忌活动,且不得因其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工资、解雇或解除合同。对于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需安排休息时间并不得延长工作时间或夜班劳动。同时,孕妇在产前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部分)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详细内容和适用范围,包括劳动保护义务、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孕期女职工权益保护、产假和流产假、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以及哺乳期保护和设施建设等条款,旨在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的健康。

  • 女职工哺乳期的劳动保护

    女职工哺乳期的劳动保护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间不得从事高强度劳动和禁忌劳动,禁止延长工作时间和安排夜班劳动。同时,《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详细规定了哺乳时间和工资待遇,女职工在哺乳期间享受特殊保护,包括授乳时

  • 女性哺乳期特殊权益保护
  • 女职工哺乳期能否变更劳动合同?
  • 人流可以用社保报销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