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哺乳期特殊权益保护
法律解答
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哺乳期调整岗位需征得同意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和《重庆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处于哺乳期的女职工的工作岗位时应征得本人同意,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本案中,练女士休完产假后哺乳期内返回公司上班,公司却在未征得其同意、与其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三次变换练女士的工作岗位,因练女士不接受岗位调整而未到岗上班,公司即以旷工为由解除了与其的劳动合同,故公司单方解除的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应向练女士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
女职工休产假期间原工作岗位被人接替,回来上班时尚处于哺乳期,公司在五天内连续变更其工作岗位三次,劳动者拒绝到岗,公司以旷工为由将其开除。近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该起特殊劳动争议作出二审判决,公司未征得哺乳期女职工同意调整工作岗位违法,支付经济赔偿金24300元。
2012年5月31日,练女士休完产假欲返回重庆某公司上班,公司告知其岗位已被人代替。2012年6月14日,公司安排练女士从事审价工作,练女士不同意该岗位调整安排,未去公司上班;2012年6月15日,公司安排练女士从事成本核算,练女士不同意该岗位调整安排,仍未去公司上班。2012年6月18日,公司安排练女士从事库房管理工作,练女士不同意该岗位调整安排,仍未去公司上班。2012年6月27日,公司以练女士连续旷工为由,提出与练女士解除劳动关系。
2012年7月2号,练女士申请重庆市南岸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12年10月11日,该仲裁委出具超时未审结案件证明书。2012年12月24日,练女士向南岸区人民法院起诉。
一审法院认为,任何单位不得因哺乳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作为用人单位,没有证实对练女士的三次调整岗位得到练女士的同意,其与练女士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遂判决公司支付练女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24300元。
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重庆五中院日前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员工入职未满一年怀孕是否可以被辞退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司不能以员工怀孕为由辞退员工,只有在员工严重失职且调岗培训后仍无法胜任工作时才能依法辞退并进行经济赔偿。同时,《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保护怀孕女职工,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
女职工生育保险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法。文章介绍了女职工在生育保险方面可能遇到的劳动纠纷问题,如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有效的调解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等。同时,文章强调了女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所享有的法律保护措施。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三期女职工提供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女职工的生育权,违反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对于因解除与三期内女职工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法院应维护女职工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
妇女产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文中详细说明了产前假、产假、产假工资以及男方看护假的具体规定。女职工的产假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难产、多胞胎生育、晚育等情况都有明确的产假规定。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的标准支付假期工资。此外,单位可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