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需在60天内前往相关部门办理。
2、依法取得《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后,需在工程竣工验收后30日内前往相关部门办理。
1、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用地单位,需已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用地单位,需已办理工程竣工验收手续。
2、已按照《用地协议》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缴清土地款和出让金,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契税。
1、立项批复(原件)
2、定点通知书(原件)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4、用地协议(原件)
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划拨土地批复(原件)
6、经规划部门核定的红线图(原件)
7、市勘测院拨地交接单及成果表(原件)
8、经规划部门审核的总平面图(原件)
9、申请办证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10、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11、质检合格证(竣工验收报告)(复印件)
12、规划管理竣工验收合格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复印件)
13、土地登记申请书、法人身份证明书、法人委托书
14、法人和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15、土地款、出让金及土地契税的付款凭证(复印件)
16、根据特殊原因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注:
1、以上1-9项材料可由相关部门移交。
2、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用地单位在工程竣工前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时,可不提交第10-12项材料。
3、土地登记申请书、法人身份证明书和法人委托书有标准格式,用地单位可领取填写。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转让房地产时,需符合以下条件:
1、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2、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若属于房屋建设工程,则需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若属于成片开发土地,则需形成工业用地或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需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1、主体和标的物具有特定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出让行为的标的物也只限于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所有土地必须经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后,方可有偿出让。
2、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土地使用权出让是以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为基础的。
3、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具有有偿性和有期限性:土地使用权的最高年限由国务院规定,目前规定为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
4、土地使用者行使权利的有限性:土地使用者支付土地出让金后,取得对土地的一定程度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但对土地范围内的地下资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设施等不享有相关权利。
房地产和土地使用证之间的关系。这两者是房主拥有房产和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紧密相连。房产证证明房屋所有权,土地证证明土地使用权。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如果房主没有土地证,就无法维护自己的土地权益。文章还介绍了没有土地证情况下如何办理不动产证以及房产证
房屋抵押登记业务的流程。在受理阶段,该业务不收费,并以书面方式处理。流程包括受理、审查、决定和告知四个阶段。办理时需提交申报材料,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相关许可证等。办理过程中需提供抵押合同、房屋价值证明资料、委托书以及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关于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确认需要经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的登记造册和核发证书。同时,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以及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土地权属和用途的改变需要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