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开除劳动者谁举证

开除劳动者谁举证

时间:2024-07-22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360

案情

李某系县钢铁厂职工,其从1998年就开始在钢铁厂工作。李某从小好小偷小摸,至今仍恶习不改。在钢铁厂工作期间,李某曾两次入室盔窃他人财物,分别被劳动教养一年半。2001年7月,李某在钢铁厂工作时受伤,此后一直没有上班。2003年3月,李某又因偷窃被劳动教养两年。鉴于李某再次被劳动教养,县钢铁厂认为,李某三次因偷窃被劳教,厂方多次批评教育他都不思悔改,现在又犯,应当给予处分。2003年6月,厂方经研究,决定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开除李某,同时于2003年7月起停发其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李某表示不服,申请了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后维持了钢铁厂开除李某的决定。李某仍旧不服,随之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主张自己虽被劳动教养,但因工负伤已丧失劳动能力,不应被开除,请求法院撤销钢铁厂开除他的决定,补发停发的工资并为其承担终生的医疗费用。

案例分析

本案钢铁厂是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将李某开除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了八种企业可以对职工作出开除决定的情形。根据劳动人事部《关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千问题的解答意见》第8条规定,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也是企业可以开除的情形之一。

本案中,双方对李某三次被劳动教养的事实没有争议。李某所犯错误为行政违法行为,三次被劳动教养,既不是刑事违法行为,也不是刑事处罚,而是行政处罚。钢铁厂以李某三次被劳动教养将其开除,其理由不在上述规定可以开除的情形之列。根据劳动人事部《关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的解答意见》第8条的规定,参照国发〔1982〕54号文件第12条的规定,再考虑到李某在钢铁厂工作时受伤丧失劳动能力的事实,可以认定钢铁厂作出开除李某的决定立场不足,所以法院不予支持。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举证责任方面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根据该法的规定,法院的裁决也是正确的。

律师提示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因此,对于劳动者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维持用人单位开除决定的仲裁裁决的情况,劳动者在法定期间内向法院起诉的,由用人单位证明开除的事由合法充分,并且开除过程符合法定程序。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一步明确,由用人掌握管理的证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13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6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薪资证明包括个人信息、职位、薪资收入等详细信息,并作为信用调查、贷款和信用卡额度审核的重要依据。同时,虚开收入证明会带来风险,如银行起诉企业和产生劳动纠纷等。因此,在提供薪资证明时应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

  • 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该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

  • 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谁负有举证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而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承担举证的责任。根据本条的规定,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的,应当视为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法和本法的有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补

  • 劳动仲裁法解读之:证据及举证责任

    《劳动仲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依

  • 开除劳动者谁举证
  • 工伤鉴定下来会不会拿不到钱
  • 劳动争议案件律师收费标准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