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股权激励方案要注意什么

股权激励方案要注意什么

时间:2024-01-26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390

股权激励方案的注意事项

一、常见激励方式

股权激励通常采用以下四种方式:

  1. 股票期权
  2. 限制性股票
  3. 股票增值权
  4. 虚拟股权

二、激励对象

确定激励对象应考虑人力资本附加值、历史贡献和难以取代程度三个方面。

从人力资本附加值的角度来看,激励对象应对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

从历史贡献的角度来看,激励对象应在过去的经营业绩增长或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从难以取代程度的角度来看,激励对象应包括那些掌握核心商业机密和专有技术的特殊人力资本持有者。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将公司的激励对象分为三个层面:

  1. 核心层:公司的战略决策者,约占员工总数的1%—3%。
  2. 经营层:担任部门经理以上职位的管理者,约占员工总数的10%。
  3. 骨干层:特殊人力资本持有者,约占员工总数的15%。

三、行权期限

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从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计算,一般不超过10年。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满后,上市公司不得再根据该计划授予任何股权。可以在此之后重新制定激励计划。到期的激励计划,如果期权持有人没有行权,则视为放弃。

四、行权价格

非上市公司的行权价格确定相对较为困难,因为没有相应的股票市场价格作为定价基础。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确定每份股权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作为行权价格和出售价格的基础。一般有三种解决方案:

  1. 每股(每份出资)净资产原则
  2. 每股(每份出资)内在价值原则
  3. 每股(每份出资)面值即原始价原则

五、激励股权数量

我国对上市公司有明确规定:

  1. 上市公司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权,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的除外。
  2. 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高级管理人员个人股权激励预期收益水平,应控制在其薪酬总水平(含预期的期权或股权收益)的30%以内。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水平应参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部门的原则规定,依据上市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确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三板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

    新三板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机制来激励公司骨干人员的方式和目的。股权激励旨在让员工具有主人翁意识,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与主板上市及证券交易所在性质、定位和服务对象等方面存在差异,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

  • 激励股与原始股的区别

    激励股与原始股的区别。激励股是公司为了激励员工表现或挽留人才而分配的一种股份、期权或分红;而原始股则是公司在上市前发行的股票。股权激励有行权条件,而原始股在限售期结束后可自由流通。

  • 在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 创业板上市公司员工期权的可行性

    创业板上市公司员工期权的可行性。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可以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员工进行股票期权激励,但需遵守相关规定。激励对象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等,而特定情形下的人员也不得成为激励对象。这种股权激励措施能激发员工积极性,推动公

  • 股东会会议决议
  • 子公司员工的股权激励问题
  • 股权激励员工的资金需求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