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我国法律对试用期有何强制性规定

我国法律对试用期有何强制性规定

时间:2024-10-31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395

我国法律对试用期的强制性规定

试用期的适用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只适用于在同一单位初次或再次就业的劳动者。对于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无论其是否转换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或者续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都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的关联

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试用期的长度有所不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约定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定期限,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正式劳动合同所约定的试用期满所发放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超过试用期部分期间的赔偿金。

试用期的包含关系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不得将试用期合同与劳动合同分离。如果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而没有约定劳动合同期限,那么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只是劳动合同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不能独立存在。

试用期中劳动者的权利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享有以下权利:1. 要求支付工资,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必须给予劳动者正式录用后同岗位同工种最低工资档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基本工资。2. 加班的,照样享受加班待遇。3. 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的条件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向劳动者说明解除的理由。用人单位对解除原因需负担举证责任。然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无理由地提前三天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供解除理由。以上是我国法律对试用期的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合法权益的保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文中详细介绍了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风险点,如未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将会面临的法律后果。合同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合同期限包括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需遵循试用期相关的

  •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及辞职实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有不同的试用期时长规定,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是双向选择的表现,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实习员工因缺乏成就感等原因提出辞职时,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并

  • 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试用期被辞退是否有工资支付

    员工在试用期被辞退时的工资支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在试用期被辞退仍然有权获得工资报酬。试用期是双方双向选择的时间,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单位在解雇员工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如有违约则需支付赔偿金。同时,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

  • 试用期与考核期的区别

    试用期与考核期的区别。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的考核期,双方可进行双向选择。而考核期并非法律明确概念,若其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则实为试用期。试用期的考核方式可采用试卷考试和实战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评价劳动者的能力。

  • 在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