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用期内,公司不得随意解雇员工。为了正确解雇试用期内的员工,公司必须遵守“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原则。首先,公司必须证明是否存在“录用条件”,同时还必须证明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公司对录用条件不清楚或无法证明该条件,就擅自解雇试用期内的员工,这是公司在实践中常见的错误做法。如果员工有维权意识,他们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这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困扰。
对于违纪的员工,公司不能一概解雇。劳动法规定,只有严重违纪的员工才能被解雇。因此,对于公司而言,何谓严重违纪就非常重要了。公司最好在员工手册或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严重违纪的情况,并注意保存员工严重违纪的事实依据。如果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公司也可以随时解雇,但同样需要注意提供证据,尤其是对于何谓“重大损害”的证据问题(最好在员工手册或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重大损害的标准)。此外,如果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接受劳动教养,公司也可以随时解雇。
无过错员工的解雇仅限于以下情况: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协商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对于无过错员工的解雇,公司必须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并根据其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性裁员是指公司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解雇大批员工。经济性裁员是公司克服经营困难的一种通常做法,法律允许这种裁员。然而,裁员也涉及被裁员工的合法权益。因此,为了保障公司和员工双方合法权益的平衡,法律对公司进行经济性裁员作了适度的限制。首先,只有处于濒临破产、被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并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的公司才能进行经济性裁员。
员工因违反公司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而被辞退的合法性,以及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解决途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造成重大损失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情况,员工可以通过协商、劳动争议调解、投诉反映、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
试用期降薪的违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降低员工薪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外,辞退员工时也需注意告知录用条件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单位辞退员工的法定事由。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如劳动者患病、无法胜任工作等法定事由,并在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费后方可解除。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应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