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司法解释 > 员工提出离职,交接时间段计算工资吗

员工提出离职,交接时间段计算工资吗

时间:2024-07-14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488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如果要离职的,可以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而劳动者在离职前,要将自己的工作与接任者交接好,那么员工提出离职,交接时间段计算工资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员工提出离职,交接期间的工资计算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员工在离职交接工作期间,只要没有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仍然有权获得工资报酬。而在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则需要一次性付清员工的工资。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当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员工辞职的具体流程

1. 提交辞职报告

员工应在原则上提前30天向人事行政部提交书面的《辞职报告》,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将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的离职原因并进行记录。

2. 办理离职手续

(1) 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给部门负责人签字。对于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2) 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将收回员工的工作证、员工手册、工作服、办公用品,并确认上交无误后签字确认。

(3) 财务部将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之间是否存在财务上的拖欠(包括借款和出差报销)。如有拖欠,员工需要当场进行清还;如无拖欠,则财务部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4) 离职员工在获得离职手续表上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将向员工出具《关于与XX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5) 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前往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备案手续,并封存离职员工的公积金。如离职员工需要转移公积金,人事行政部将根据提供的新账户信息进行转移;如需取出公积金,则由员工自行办理。

(6) 人事行政部在员工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前往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的审核手续。

(7) 人事行政部将离职员工的档案重新归档,并结清员工的工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含义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相关内容。劳动福利待遇纠纷指的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因福利待遇问题产生的争议。福利待遇包括劳动条件待遇、社会保险待遇和社会福利待遇等。解决纠纷的方式通常首先是协商,协商不成可寻求仲裁机构的帮助,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管辖依据

  •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作为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体力劳动强度的基本定义和计算方式,包括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等。根据劳动强度指数的大小,体力劳动强度被分为四级。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新修订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相比旧标准

  • 基层工作经历的证明

    公务员考试中基层工作经历的证明要求和认定标准。考生需提供基层工作经验证明,格式无明确规定,需咨询招考单位。基层工作经历包括在县级及以下单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特定情况如高校毕业生实习、军队工作经历等也可算作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根据不同

  • 基层工作年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基层工作年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基层工作经历包括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等单位的工作经历。计算方法包括不同情况下基层工作经历时间的起算点,如在职人员、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人员等。基层工作经历适用于招考职位和特定应聘情况,如应届

  • 员工辞职的程序
  • 科员的职务与级别
  • 员工离职类型及法律规定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