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对举证期限进行重新指定。如果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则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计算起始日为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的次日。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应当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如果异议不成立,应当裁定驳回。”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因此,管辖权异议应当在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
关于管辖权异议的提出方式,目前没有明确规定是书面提出还是口头提出,以及能否在答辩状中直接提出异议问题。根据实践中的做法,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因为此时案件尚未进入实质审理阶段,口头答辩及提出管辖权异议不太容易操作。
至于是否需要另外提交管辖权异议申请,本人认为不需要,当事人可以在答辩状中一并提出管辖权异议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未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视为其放弃了管辖异议,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然而,也可能存在另外一种情形,即当事人未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异议,而在超过该期限后提出管辖异议,并且未进行应诉答辩。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是否还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目前尚无明确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中在二审期间是否允许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在二审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但涉及到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特殊情况例外。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法院将认定受诉法院具有管辖权。但需注意,此原则不适用于违反级别
指定管辖的变通问题。当案件管辖权不明确或行使不当的情形下,上级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指定方式确定下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这种情况分为管辖不明和管辖权不宜行使两种情境。管辖不明时,应在审限内协商解决或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而在不适宜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下,应由上级
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管辖权的行使和争议解决方式。当无法行使管辖权时,上级法院会指定另一法院行使;如发生管辖权争议则双方应协商解决,无果则向上级法院报告并由其指定。上级法院有权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或根据需要将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理并需报请批准
指定管辖的情形。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指定其辖区内的下级法院行使管辖权。在以下情形可进行指定管辖:移送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有管辖权的法院因特殊原因无法行使管辖权;法院之间发生管辖权争议。逐级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