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指定管辖的情形主要包括:
当受移送的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不属于其管辖范围时,应当向上级法院请求指定管辖。
有管辖权的法院因特殊原因无法行使管辖权时,上级法院可指定管辖。无法行使管辖权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全体审判人员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需要回避、法院所在地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等。
当法院之间发生管辖权争议时,双方应协商解决。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应向共同上级法院请求指定管辖。管辖权争议主要指两个以上法院因管辖区域不明、共同管辖权案件或多种地域管辖并存的案件,或对管辖规定产生不同理解而引起的推诿或争抢。
报请共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逐级指定。如果双方为同属一个地、市辖区的基层法院,由该地、市的中级法院指定管辖;如果双方为同属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法院,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法院指定管辖;如果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法院,如果高级法院协商不成,则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
诉讼保全管辖权移送的相关内容。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且法院已采取诉前保全措施时,应将保全手续移交给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诉前保全适用于涉及金钱或财产纠纷的案件,需满足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情况紧急等条件,并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和提供担保。
指定管辖的概念和实质。指定管辖是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法院管辖特殊案件。其实质是适应审判实践需要,确保案件及时正确裁判。相关规定包括《民事诉讼法》中的特殊原因无法行使管辖权和因管辖权争议的情况。行政规定中,指定管辖是上级行政机关以决定方式指定
法院管辖权的异议及处理方式。当事人若对法院管辖权有异议,需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法院会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处理。如异议成立,案件将被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如不成立,异议将被驳回。此制度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确保案件在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维护了司法公
再次指定管辖的相关争议和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如法院无法行使管辖权或发生管辖权争议时,可适用指定管辖。由上级法院在其辖区内指定其他适宜法院管辖。同时,《民事诉讼法》对指定管辖也有相关规定,包括案件移送、管辖争议解决、法院回避等情况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