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管辖权异议 > 人为改变管辖地的谋略

人为改变管辖地的谋略

时间:2020-05-2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3277
管辖权的争夺是律师必做的功课,不仅关系到诉讼的成本,也关系的案件的输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1、虚拟法律关系,通过改变案件的性质选择受诉法院。

案件的性质即案由决定适用的法律。买卖合同纠纷适用的买卖法律关系,受诉法院一般是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住所地。加工承揽合同适用的是加工承揽法律关系,受诉法院一般是加工承揽地和被告住所地,若买卖合同纠纷的原告拟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便会将案件虚拟为加工承揽关系,从而通过改变案件性质选择受诉法院。如被告不提管辖异议,推翻原告规避法律的设计,就可能跌入陷阱。

2、选择有利的侵权行为地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发生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这就为知识产权案件和网络侵权案提供比较大的可选范围。比如著作权侵权案件,被侵权人在任何城市购买侵犯著作权产品,均可在当地提起诉讼。

3、有目的的增添主体或改变诉讼标的额,以选择管辖的法院。

增添主体:建设单位欠承包人工程款,法院地应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地、履行地和被告所在地管辖。承包人认为该管辖对自己不利,要求建设单位以承包人信任的第三人做连带责任担保,建设单位认为没有增加自己义务就同意。后承包人以担保人为被告,选择担保地法院起诉,在法院立案后追加债权人即发包人为被告。

改变诉讼标的额:合同发生纠纷,争议标的金额若为500万,但一方却故意以700万诉讼金额向法院提起诉讼,改变了级别管辖。

4、通过债权债务的转移促成管辖权的变动

甲地的A公司为一钢材经销商,乙地的B公司为一建筑施工企业。B公司接到A公司邮寄送达的一书面通知,称已将其对B公司享有的债权转让给了丁地的自然人C,由B公司直接向C履行其对A公司所负债务。随后,B公司又接到丁地法院邮寄送达的应诉通知书及自然人C出具的民事起诉状,分别以B公司和A公司为第一、第二被告,诉请承担连带清偿责任。B公司不能理解的是,其和A公司住所地一个在甲地、一个在乙地,合同履行地是丙地,且合同也未曾约定管辖法院,何来丁地法院管辖受理?在B公司提出管辖异议后,丁地法院裁定驳回,理由是:A公司转让债权已通知B公司,A公司与自然人C所达成的债权转让协议有明确约定,如若B公司不能按期还款,A公司自愿承担连带清偿责任,A公司为被告之一,并且A公司已与自然人C约定债权债务由C所在的丁地法院管辖。

在上述转让关系中,转让的只是权利,而并非权利和义务的一并转让。如果该协议合法有效,债权人通知债务人,债权既有效转移,受让人尽可直接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原债权人退出该债权债务关系。受让人要么直接向债务人主张债权,要么向转让人主张撤消转让行为,两种主张不能同时存在,法院也不应合并审理,受让人缺乏向转让人与债务人同时主张权利的合理解释,只能选择其一提起诉讼。按照两个分开的诉讼,确定不同的管辖法院。除非A公司与B公司对管辖法院原来已有约定,否则,A公司与C的新约定,不应约束B公司。但如果是购销合同中只剩下给付货币一方未履行协议,即使A与B约定了管辖地,但由于受让方C与B没有约定管辖地,故根据合同法约定:接受货币一方为合同履行地,C地有管辖权。

综上:为减少不必要的管辖地之争,合同双方应尽可能明确约定的管辖法院,例如:某某住所地为诉争管辖地。其次,管辖法院约定不宜过分具体。例如“某区人民法院”否则超出该法院管辖级别范围,就可能认定为无效约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管辖权异议的定义和争议

    管辖权异议的定义、争议及其主体和客体范围。学术界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定义存在分歧,主要有三种观点。笔者认为应采用第三种观点,即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认为受理案件的第一审法院无管辖权的意见或主张。该制度的设立旨在监督法院行使职权,确保诉讼公正合法。对于主体和客

  • 侵权与违约竞合的期货纠纷案件的管辖确定

    侵权与违约竞合的期货纠纷案件的管辖确定问题。文章指出,应根据当事人选择的诉由来确定管辖,并以起诉状中在先的诉讼请求来确定具体管辖法院。同时,文章还涉及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原则,包括合同纠纷的诉讼标的金额如何确定以及上下级法院之间的交办规定。

  • 管辖异议的范围和对象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管辖异议制度,其范围限于人民法院的管辖权问题,包括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异议主体可针对同级或非同级法院之间的管辖权问题提出异议。同时,本文区分了管辖异议与主管问题的不同,并解释了为何主管问题不属于管辖异议范围。导致将主管问题错误地

  • 管辖异议书的处理程序

    被告在答辩期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程序。法院需依法审查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定,若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定,被告可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法院应在收到管辖异议书后的十五日内作出书面裁定,明确判断异议是否成立。如有异议,被告可依法上诉至上级法院。

  • 职能管辖的交叉状况有哪些
  •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地怎么确定
  • 网络侵权讼管辖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