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的申请不需要缴纳申请费用。然而,如果涉及到执行程序,被执行人需要承担执行费用。
1. 关于管辖法院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可以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对于质押中的权利质押而言,其标的为所有权以外的可让渡的财产权利,因此,一般应以财产权利登记地确定管辖法院。对于留置权而言,它属于法定担保物权,同时又属于非登记物权,因此,应以担保财产所在地确定管辖法院。此外,对于多个担保物分属几个法院辖区,或者担保物有多个登记地的情况,各个法院均有管辖权,申请人可向其中任意一个基层法院提出申请。
2. 关于未经登记的担保物权问题
虽然《民事诉讼法》在实现担保物权程序中并未明确规定担保权人的担保权需经登记为前提,但结合《担保法》、《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未经登记的特殊动产抵押权将缺乏公示公信功能。如果当事人对担保物权的存在、范围或数额等方面存在争议,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而不宜直接裁定拍卖或变卖担保财产。毕竟,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属于非诉讼程序,该制度本身欠缺实体审查能力。
3. 关于实现担保物权的实体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6条的规定,实现担保物权的申请可以依照《物权法》等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这里的“物权法等法律”并非完全列举,除了《物权法》外,还包括《合同法》、《民用航空法》、《海商法》等,都属于实现担保物权的实体法律依据(当然,《担保法》也属于这个范畴,不过其许多规定已被《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所取代)。例如,《合同法》第286条规定了承包人在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情况下可以催告发包人支付价款的权利。如果发包人逾期不支付,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这项权利属于担保物权的一种。
民事诉讼法下审理选民资格案件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参与审理的相关方,如起诉人、选举委员会代表和有关公民的参与;审判人员需听取各方陈述和辩论,审查选民资格并适用法律作出判决;审理时间需在选举日前完成,确保不影响选举工作;判决需及时送达选举委员会和起诉人,并
现行立法中关于再审程序的审判程序设计的不合理性。文章指出,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是按照再审案件在普通程序中的审级确定的,这种方式忽视了再审程序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还讨论了再审程序在审判操作上的困难,包括依照第一审或第二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的几种情形。包括违反公开审判规定、违反回避制度、剥夺或限制当事人法定诉讼权利、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以及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情形等。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发现以上情形之一时,有权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进行审判。
特别程序与调解的关系。特别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特定案件如选民资格案件和非讼案件的特殊程序,其适用范围有限。特别程序中不适用调解原则和其他一些民事诉讼原则和制度,并且只在基层人民法院适用,只进行一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