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的申请不需要缴纳申请费用。然而,如果涉及到执行程序,被执行人需要承担执行费用。
1. 关于管辖法院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可以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对于质押中的权利质押而言,其标的为所有权以外的可让渡的财产权利,因此,一般应以财产权利登记地确定管辖法院。对于留置权而言,它属于法定担保物权,同时又属于非登记物权,因此,应以担保财产所在地确定管辖法院。此外,对于多个担保物分属几个法院辖区,或者担保物有多个登记地的情况,各个法院均有管辖权,申请人可向其中任意一个基层法院提出申请。
2. 关于未经登记的担保物权问题
虽然《民事诉讼法》在实现担保物权程序中并未明确规定担保权人的担保权需经登记为前提,但结合《担保法》、《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未经登记的特殊动产抵押权将缺乏公示公信功能。如果当事人对担保物权的存在、范围或数额等方面存在争议,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而不宜直接裁定拍卖或变卖担保财产。毕竟,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属于非诉讼程序,该制度本身欠缺实体审查能力。
3. 关于实现担保物权的实体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6条的规定,实现担保物权的申请可以依照《物权法》等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这里的“物权法等法律”并非完全列举,除了《物权法》外,还包括《合同法》、《民用航空法》、《海商法》等,都属于实现担保物权的实体法律依据(当然,《担保法》也属于这个范畴,不过其许多规定已被《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所取代)。例如,《合同法》第286条规定了承包人在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情况下可以催告发包人支付价款的权利。如果发包人逾期不支付,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这项权利属于担保物权的一种。
行政许可的分类以及相关的行政诉讼程序内容。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将行政许可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和登记五大类。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行政诉讼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申请复议、提起诉讼、审理和判决等方面的内容。
担保物权的从属性是指担保物权成立以债权的成立为前提,因债权的转移而转移,因债权的消灭而消灭。《物权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
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和担保法规定,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只能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实现。通过诉讼的方式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复杂且时间较长,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障。而最新的《民事诉讼法》和《物权法》的实施后,担保物权的实现方式也由之前的诉
担保物权后诉讼时效一般不会中断。物权法只是明确了抵押权的行使期间,对质权并未明确,这样一来,对于抵押权应适用《物权法》,抵押权人应在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内行使抵押权对于其他担保物权则仍应适用担保法司法解释,即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3年内行使。同时,在债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