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 > 法院执行款物监管有哪些问题

法院执行款物监管有哪些问题

时间:2020-05-2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5385

法院执行款物监管有哪些问题

一方面,专用账户设置不合法,根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只在银行保留国库单一账户,其他账户必须清理撤销,在源头上就否定了该做法。另一方面,统一专户管理的票据使用不合理,众多基层法院没有统一的做法,有的单位无论收支均使 用自制的票据,违背了会计核算中的清晰性原则。

而在执行款物管理、发放的实际环节中,也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黄陵县人民法院网刊载的一 篇文章指出,有的基层法院未设置管理台账或台账设置不规范不完善,并且款物的收取、发放与财务衔接不顺畅,导致执行款物家底不清,处置不明了。另外,基层 法院执行案件数量多,累计金额大,收支频繁,操作环节多,涉及收取、评估、拍卖、报领、审批、支付、归档等等,特别是有些执行案件跨年度长,多次恢复,多次中止,或涉及三角债、多角债等复杂性案件,造成执行款收付余具体不明晰。有的基层法院执行款物管理采取简单登记台账、资金实物管理等不细化、不规范,台账手工登记,不便于查找及汇总;有的资金收付采取流水记账,财务部门很难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监管难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执行款专户由法院财务部门负责,执行款物发放由法院执行机构即执行庭负责,这两个部门虽然名义上要分工合作、互相监督,但仍同属一个法院,因而几乎不可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事实上,我国民事执行权的配置早已存在争议。矛盾就在于法院只是审判机关,执行庭作为执行机构,如果隶属于法院,则与法院职责定位冲突——相当于审判权和执 行权并未真正分离,权力高度集中,必然缺乏透明和公开。所以有学者建议在现有普通法院之外设立执行法院,实行审执彻底分离和垂直领导。

基于以上因素,无论是法院违规截留挪用,还是个别执行人员贪污、侵占执行款,现行程序设计都给他们留出了足够的空间。直接受损失的执行申请人,由于有求于执行 法官,即使明知被执行人已支付或部分支付款物,也不便向执行人员催要。即使撕破脸皮催要,也很可能无功而返。一般的“老赖”可由法院强制执行,如果一些法 院自己变成“老赖”,该由谁来强制执行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 合同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

    合同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两者都是特殊的诈骗犯罪,区别在于侵害的客体和具体的行为方式。合同诈骗罪还侵害国家合同管理制度,票据诈骗罪还侵害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两者在行为方式上有所交叉,存在法条竞合关系,适用原则按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或重法优于

  • 被执行人的义务

    被执行人的义务与权利。被执行人需全面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包括报告财产情况、接受询问、强制执行或委托执行、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同时,被执行人也享有申请执行人员回避和委托代理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等权利。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书面异议或提起诉讼。

  • 什么是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定义、流程以及相关规定。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生效法律文书,运用国家强制力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利实现。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特定情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中应载明执行标的总额、已执行的债权数额和剩余

  • 严格遵守票据法规定的“九不准”
  •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 什么是强制执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