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和执行复议的知识
时间:2024-10-31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很多朋友都对执行异议和执行复议不怎么了解,所以更加不会加以利用。欢迎大家阅读。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执行异议和执行复议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执行异议和执行复议的法律知识
联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复议申请。而执行异议则在第二百二十五条前半段规定,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时,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在收到书面异议后应在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应裁定撤销或改正;如果理由不成立,则应裁定驳回。此外,根据第二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也应在收到书面异议后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应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如果理由不成立,则应裁定驳回。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情况下,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认为原判决或裁定错误,则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
两者的主要区别
执行复议和执行异议在适用的情形和不服的救济途径上有两个主要区别。首先,执行复议适用于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对人民法院执行行为异议的裁定不服的情况下向上级法院提出,而执行异议适用于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或者案外人认为法院不应该执行该执行标的的情况下向法院提出。其次,执行复议的结果是终局的,而对执行异议的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前执行异议之诉。
司法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时,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在收到书面异议后应在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应裁定撤销或改正;如果理由不成立,则应裁定驳回。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情况下,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复议。此外,根据第二百二十七条的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书面异议后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应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如果理由不成立,则应裁定驳回。案外人和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情况下,如果认为原判决或裁定错误,应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如果与原判决或裁定无关,则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异议申请书
异议人针对某保全裁定提出的异议申请。异议人请求法院解除对特定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并阐述了相关事实与理由,包括与第一被异议人的约定以及第二被异议人申请财产保全措施的情况。异议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法院提出异议,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
被执行人的执行异议权利
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异议权利。当被执行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时,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法院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同时,申请执行人若对执行进度不满,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执行。案外人对于执行标的物提出的异议,如果成立,可能会中止执
-
执行和解后是否需要缴纳执行费用?
执行和解后是否需要缴纳执行费用以及强制执行的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没有采取执行措施,执行费用不需缴纳,但申请费用需缴纳,并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或由法院决定。强制执行程序包括申请、法院受理、申请复议等步骤,案外人可以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如果理
-
行政强制法加处罚款是否可免除
行政强制法中关于加处罚款是否可以免除的问题。在规定情形下,如缺乏事实或法律依据等,人民法院有权作出不予执行的裁定。同时,法律规定了人民法院在作出裁定前应听取被执行人和行政机关的意见,并在一定时间内作出是否执行的决定。若行政机关对裁定有异议,可向上级法
-
执行异议答辩状
-
委托执行程序及相关要求
-
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