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进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不同意见,并主张全部或部分的权利。执行过程指的是执行程序开始后终结前。
只有案外人才有权提起执行异议。案外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其法律上的权益因执行行为而可能受到侵害的人,即与执行标的有利害关系的人,包括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也可能对法院执行标的有不同意见,但这些意见不被视为执行异议,而是当事人之间就案件实体发生的争议。如果他们认为执行确有错误,执行人员应告知其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解决,但不影响执行。
1. 异议内容是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包括主张对该标的享有全部所有权或部分所有权。主张权利的异议可以是物权,如所有权、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等)或其他物权,如土地使用权。其中,所有权异议是最常见的。异议的权利也可能是债权,如案外人可能对执行的标的物有租赁使用权、买回权、借用使用权,或者有请求被执行人向自己交付这个标的物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人民法院的执行方法、执行措施以及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异议,不构成执行异议。对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存有异议的,也不构成执行异议。
2. 异议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提出。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有异议,必须在执行过程中向该执行人民法院提出,不得向别的法院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如果案件还未进入执行程序或执行工作已经完成,案件终结,案外人有异议,只能通过新的诉讼处理解决。
3. 异议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相应证据。
异议人负有举证责任,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必要的证据加以证明,阐明事实,列举证据。如果案外人只提出异议而不提供证据,不能按照案外人的异议处理。
异议人针对某保全裁定提出的异议申请。异议人请求法院解除对特定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并阐述了相关事实与理由,包括与第一被异议人的约定以及第二被异议人申请财产保全措施的情况。异议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法院提出异议,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徐某某起诉xx公司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纠纷一案的二审判决书内容。徐某某认为王某与xx公司购房合同无效,主张撤销原判并许可执行涉案房产。但根据现有证据,王某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并长期居住,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徐某某的诉求被驳回。同时,本文还涉及购房款支付问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解除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当向对方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后,即使对方未签字,合同也可解除。同时,对方有异议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确认。若涉及法律规定需办理手续,应按规定执行。当事人互负债务时,可抵销债务,但抵销不得附加条件或期限。
尸检规定的相关内容。在患者死亡后,当医患双方无法确定或存在异议死因时,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有条件的话可延长至7日。尸检需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执行。在医疗事故争议中,双方可邀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