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一条规定,当人民法院执行被执行人对他人的到期债权时,可以作出冻结债权的裁定,并通知该他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61条第二款规定,若第三人对履行到期债权有异议,应在收到履行通知后的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
具体而言,当执行法院作出执行到期债权裁定书并责令案外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后,案外人如对履行到期债权有异议,应在收到履行通知后的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例如,执行法院在2015年9月3日向**公司送达了冻结**公司、李某某对**公司享有到期债权90万元并责令**公司向申请执行人龚某某履行的执行裁定书,**公司应在2015年9月18日之前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异议。**然而,若公司超过法定异议期限,如在2015年10月27日才提出执行异议,将明显超过法定异议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于2015年5月5日起施行,但并未废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关于执行第三人到期债权的相关规定。因此,在执行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期限规定方面,应优先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规定。若案外人在异议指向的执行标的执行终结之前提出执行异议,执行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否则,执行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将无法进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65条规定,若第三人在履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内既未提出异议,又未履行,执行法院有权裁定对其强制执行。因此,若公司在法定异议期限内既未提出异议,又未履行,执行法院可以继续执行该到期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中关于中止执行的期限问题。中止执行的情形包括申请人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等。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中止执行的期限,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执行将恢复进行。
案外人执行异议的相关规定。包括案外人执行异议的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对此的解释、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应具备的条件等。当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时,需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如果异议成立,法院将裁定中止执行;否则,将裁定驳回异议。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时,执行员应按照《民事诉讼法》和相关规定进行审查的程序。包括驳回执行异议、中止或停止执行、解除查封扣押措施或继续执行以及再审程序等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应对案外人的异议进行认真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确保执行程序的公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第二百零四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