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 > 起诉被告人申请调解,原告可以拒绝吗

起诉被告人申请调解,原告可以拒绝吗

时间:2024-04-19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6774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出现民事纠纷时,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而提起民事诉讼是需要有明确被告人的,民事诉讼是可以调解的,那么起诉被告人申请调解,原告能不能拒绝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原告是否可以拒绝被告人申请调解?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原告在提起诉讼后,如果被告人向法院申请调解,原告是可以拒绝调解的。如果原告不同意调解,法院应当及时进行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自愿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如果适宜调解,应当先行调解。但是,当事人拒绝调解的情况除外。

立案调解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表达当事人的意愿,是当事人意思自由最大化的体现。调解制度是诉讼制度中保障意思自由的重要保证。相比于判决程序,调解制度更加灵活、人性化,允许当事人自由表达意见,适时补充、变更自己的想法,以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当事人在没有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干扰的情况下所表达出的意见更加合理和切实,更有利于解决矛盾。

2、程序简单、方式灵活,有利于迅速解决矛盾,节省司法资源。诉讼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但无论是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都需要经过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等环节。普通程序对案件的调查了解更加细致入微,证据收集更加全面准确,一次开庭难以解决的案件可能需要多次开庭。此外,普通程序对审判人员的人数要求也更多。相比之下,调解程序更加灵活,可以快速、简便、经济地解决纠纷,缓解当事人的诉讼负担,降低诉讼成本,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当事人在调解中达到双赢。调解减少了诉讼程序的对抗性,提倡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友好合作,允许当事人商量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在解决民事纠纷时维护双方当事人的长远利益和友好关系。

4、避免执行中的困难,实现调解与执行的有机统一。即使是合理的判决,如果不被当事人接受,最后的执行阶段也会面临困难重重。甚至可能因为一方的抵触规避,使判决成为一纸空文。这与法治社会的建设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审判人员有必要抓住一切可能进行调解的时机,适时对案件进行调解,得出双方当事人乐意接受的结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取保候审的重复申请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重复申请规定。其中符合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申请取保候审,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性的情形以及特定健康原因等。同时,被取保候审者需遵守相关规定,如不得离开居住地、及时到案等。若违反规定,可能会

  • 法院开庭审判的决定及准备工作

    法院开庭审判的决定及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给被告人、告知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通知相关当事人和证人、通知人民检察院开庭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和相关人员以及公告开庭信息等。所有准备工作应以文字形式记录并附在案卷中,由相关人员

  • 离婚案件中的诉讼费用及其负担

    离婚案件中的诉讼费用及其负担。涉及受理费、申请费,具体费用标准根据案件性质和涉及的财产情况而定。诉讼费用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 交通事故案件证据清单

    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证据清单,包括各诉讼主体的身份事项和相互关系证据、驾照及年审情况、事故经过及责任划分情况、治疗鉴定情况以及与赔偿有关的相关证据。不同组别的证据清单分别详细列出了各类证据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对于交通事故案件的审理具有指导意义。

  • 申请回避的方式
  • 办案机关有刑诉法117条行为当事人如何处理
  • 行政案件延期审理申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