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离婚诉讼中,如果原告没有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被告不能提起反诉。然而,被告仍然有权利另案起诉原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而被告则可以承认或反驳诉讼请求,并有权提起反诉。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或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时,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如果原告经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可以按撤诉处理。而被告提起的反诉可以在原告缺席的情况下进行判决。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离婚诉讼案件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可委托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但一般情况下离婚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庭。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到庭,必须向法庭提供书面意见。
8、法院依据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对是否准予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判决。如果一方要求离婚,有关部门可以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一)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如果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应准予离婚。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可以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的相关程序和规定,包括判决、裁定、上诉、申诉等方面的内容。整个文章的法律程序严格
刑事案件二审的流程,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以及评议、判决和宣判等环节。开庭时,审判长会宣布案由、组成人员名单等,并告知当事人权利。法庭调查是二审的核心,会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对。法庭辩论阶段,辩护人有权进行辩护。最后,合议
张玮玮起诉留恋山庄一案中,原告起诉书中被告名称错误的问题。对于是否应驳回原告起诉存在分歧。作者支持第二种意见,认为法院应行使释明权,建议原告更改被告名称。若原告同意更改,则案件应继续审理;若拒绝,则裁定驳回起诉。这是基于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便于当事人
律师在审判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事宜。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并详细审查案件材料,总结案件的疑点和难点,与被告人沟通并核实案件事实。同时,律师需告知被告人庭审过程和辩护技巧。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即有权委托辩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