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即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则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如果异议不成立,则裁定驳回。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因此,管辖权异议的提出时间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即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
至于管辖权异议的提出方式,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是书面提出还是口头提出,以及是否可以在答辩状中直接提出。根据实践中的做法,一般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管辖权异议,因为此时案件尚未进入实质审理阶段,口头答辩及提出管辖权异议不易操作。而是否需要另外提交管辖权异议申请,则无需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在答辩状中一并提出管辖权异议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未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其放弃了管辖异议,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然而,也存在一种情形,即当事人未在提交答辩状期限内提出管辖异议,而在超过该期限后提出管辖异议,并未应诉答辩。对于这种情况,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呢?
本人认为,人民法院仍然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进行审查并裁定驳回。无论当事人以何种理由提出管辖异议,在什么时间提出,即使该理由根本不能成立,法院都不能拒绝审查和裁定。如果经审查异议不成立,可以裁定驳回。当事人超期提出管辖异议,只是裁定驳回的一个理由而已。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辩论权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辩论和反驳权利,适用范围为诉讼程序;而处分权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权利。两者在司法程序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包括其作为双方当事人自愿放弃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法律文件的意义,以及调解书的主要内容如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要求,以及法律援助的条件和收费标准。
法院传票送达之前能否撤诉的问题。在宣判之前,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是否准许需要由法院裁定。撤诉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两种情况,其中申请撤诉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等。而按撤诉处理则是因原告在诉讼中的某些行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