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送达人下落不明如何处理
时间:2025-01-0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受送达人是指法律文书被送达的对象,也有时候会出现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情况,当受送达人下落不明如何处理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如何处理的资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处理方式
一、受送达人的定义
受送达人是指相关法律文书的送达对象。例如,法院将调解书送达给当事人A,那么当事人A就是受送达人。有时候送达人和收件人并不是同一个人,因为当事人可能委托律师代收法律文件,这种情况下,律师就是收件人,当事人则是受送达人。当法院要将法律文件送达给当事人时,当事人就成为受送达人。受送达人可以在收件一栏签收。有时候收件人和受送达人是同一个人,有时候则不是。
二、确认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方法
在民事案件中,经常会遇到找不到受送达人、无法送达的情况。对于找不到人的情况,需要区分下落不明和暂时找不到人的情况。临时找不到人不能被认定为下落不明,例如出差或者经营地址的频繁变动等情况不能视为下落不明。只有在经过多方送达以及成年家属协助查找数月仍然没有找到受送达人的情况下,才能认定为下落不明,此时需要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为了防止未能成功送达或者暂时无法送达的情况发生,受送达人下落不明必须有相应的证据加以支持。这些证据可以是基层行政组织出具的证明,也可以是受送达人的直系亲属提供的证明,还可以是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为了保障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和维护受送达人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应当在人民法院报上或者在具有影响力的省级以上报纸上进行公告。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明确记明原因和经过,并经过六十日后方视为送达。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送达回证的必要性和方式
送达回证的必要性和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送达诉讼文书时必须附带送达回证并直接交给受送达人。当受送达人无法直接接收时,可以交给同住成年家属、法人负责人等签收。如果受送达人拒收,可以采用留置送达等方式处理。此外,还可以采用传真
-
如何查询法院传票
法院传票的查询方式以及送达方式的相关内容。法院传票是法院特定程序及诉讼开始时发出的书面通知,可以通过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传票应载明受传唤人的基本信息及传唤的事由等,受传唤人须依法签收。如有拒收情况,送
-
公告送达应注意的问题
公告送达在民事诉讼中的注意事项。首先明确了公告送达适用的两种情形:当事人下落不明和使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并强调了原告在证明下落不明时需负举证责任。其次,规范了公告送达的方式,包括在公告栏、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等。最后,强调了公告送达的程序和
-
财产保全程序及要点
财产保全程序的各个要点,包括送达时间、申请程序、提供财产线索、担保、裁定、解除和赔偿等方面。人民法院在接受财产保全申请后应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申请人需自行提供明确的财产线索,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裁定一旦作出即生效,当事人需遵守,如有错误需
-
法院民事裁定书是否要送达被执行人
-
财产保全裁定送达原告吗
-
支付令能公告送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