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不服二审判决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即对二审判决提出申请,请求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案件。此举可以使案件重新审理,以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上一级法院申诉,类似于申请再审的方式。另外,还可以向上一级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要求检察院向法院抗诉。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同时,判决或裁定的执行不会停止。
根据《民诉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认为存在错误,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即请求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案件。此举适用于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双方为公民的案件。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申请再审不会停止判决或裁定的执行。
如果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或逾期未作出裁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请求。根据《民诉法》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满足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提出或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
对于已经生效的准予离婚的判决,是不能申请再审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这意味着一旦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生效,基于夫妻关系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也随之消失。
然而,如果离婚案件涉及到财产分割问题,并且符合再审条件,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但如果涉及的财产尚未分割,当事人应被告知另行起诉。
民事案件终审不服如何申请再审的问题。当事人对生效判决或裁定有异议,可向上一级法院或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如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或逾期未作出裁定,当事人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我国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情况、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与证据
一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遇到中止诉讼的法定情形时,如何裁定中止诉讼的问题。文章介绍了中止诉讼的情形,包括一方当事人死亡、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法人终止等。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裁定中止诉讼,并说明理由。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
两审终审制的相关概念及其意义。该制度指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即结束,允许当事人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两审终审制有助于纠正错误判决、监督下级法院,并防止诉讼拖延,有助于社会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得以稳定和恢复。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审判决存在错误时,应通过
我国二审终审制下如何纠正错误判决的问题。当事人如认为一、二审判决存在重大误判,可申请再审或向检察院提起抗诉。已生效的判决如存在错误,可通过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要求再审、人民检察院的审判监督权或当事人申诉来纠正。这些途径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保障当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