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两审终审制 > 法律是如何规定两审终审原则的

法律是如何规定两审终审原则的

时间:2023-09-26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8170
《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的审级制度。我国法院的组织设置分四级,我国的两审终审制,也可以称为四级两审终审制。

两审终审原则的含义、内容和要求

1. 含义

两审终审原则指的是除最高人民法院外的其他各级人民法院,在第一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后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尚不能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在法定期限内,有上诉权的人没有提出上诉,同级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一审的判决、裁定才发生效力。如果在法定期限内,有上诉权的人提出上诉,或者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案件就应当由上一级的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二审审理后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就是终审的判决、裁定,除依法还必须经过核准程序的案件外,二审判决、裁定宣告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2. 内容

两审终审原则适用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不适用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在实施该原则时,必须具备合法的上诉或抗诉前提,即有上诉权的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或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对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处死刑的裁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并交付执行。

3. 要求

实施两审终审原则的要求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该原则既能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案件质量,又能方便群众,节省人力和物力。

实行两审终审原则的意义

实行两审终审原则有以下几点意义:

1. 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两审终审原则确保当事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有机会进行上诉或抗诉,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诉或抗诉,对第一审判决、裁定进行复核,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2. 提升案件质量

通过两审终审原则,第一审案件的判决、裁定不会立即生效,给予各方更多时间进行充分审议和辩论,有利于减少错误判决和裁定的可能性,提升案件质量和司法公信力。

3. 方便群众,节省人力和物力

两审终审原则可以避免因一审判决、裁定立即生效而导致的频繁上诉和抗诉,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提高司法效率,方便群众解决纠纷和争议。综上所述,两审终审原则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提升了案件质量,同时也方便了群众,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通过实施该原则,我们能够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是谁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可以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的相关程序和规定,包括判决、裁定、上诉、申诉等方面的内容。整个文章的法律程序严格

  • 一审终审与两审终审的差异

    一审终审和二审终审之间的差异。一审终审的判决结果不可上诉但可申请再审,而二审终审则允许当事人对一审判决结果提起上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一审终审和二审终审的规定,包括适用的案件类型、审理程序和证据审查等。

  • 二审期间的诉讼中止程序

    民事诉讼中二审期间的诉讼中止程序。诉讼中止是指在某些法定原因下,诉讼无法或不宜进行时,法院暂停诉讼的制度。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出现特定情形时应当中止诉讼,如一方当事人死亡、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法人终止等。诉讼中止的程序包括法院作出裁定,

  • 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

    先予执行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其在民事案件中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先予执行是一种应急措施,法院在判决前根据紧急情况裁定一方当事人预先给付一定数额的钱财并立即执行。文章还介绍了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包括法院审核、裁定、通知当事人、执行、复议等步骤。

  • 什么是两审终审原则?
  • 法律是如何规定两审终审原则的
  • 两审终审原则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