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 > 如何进行仲裁庭的认定权呢

如何进行仲裁庭的认定权呢

时间:2024-12-04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9518
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取得管辖权的依据。因此,在仲裁程序中,如果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那么直接牵扯到仲裁庭是否享有对争议的管辖权。现代国际商事仲裁界普遍认为,仲裁庭有权对仲裁协议的有权性以及其自身的管辖权问题作出决定,这被统称为管辖权或管辖权原则。

管辖权原则在仲裁中的重要性

仲裁庭的权限扩大

管辖权原则对于仲裁庭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管辖权原则,仲裁庭有机会在仲裁程序中首先发表意见,就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及其自身的管辖权问题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继续仲裁程序直至作出裁决。虽然这种发言可能没有最终效力,但对于仲裁庭的工作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减少法院介入仲裁程序的可能性

管辖权原则减少了法院介入仲裁程序的可能性,并推迟了法院介入仲裁的时间。这使得仲裁能够更少、更晚受到法院的干预和影响。这符合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中弱化法院对仲裁的干预的发展趋势。相比将所有管辖权异议交由法院决定,采用管辖权原则有利于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

加速仲裁程序并防止恶意拖延

管辖权原则不仅加速了仲裁程序,还可以防止当事人恶意拖延和破坏仲裁程序,减少和防止当事人在法院和仲裁庭两个战场上作战,降低当事人的花费,提高仲裁效率。如果仲裁庭没有对仲裁协议有效性及管辖权异议的裁定权,一旦当事人提出此类异议,仲裁庭将无权对其作出决定,只能交由法院处理。这势必会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导致延误。同时,当事人不得不同时面对法院和仲裁庭,增加了负担。

防止恶意拖延和破坏仲裁程序

采用管辖权原则,仲裁庭可以在当事人提出异议时对其进行认定,从而使得仲裁程序在无需法院介入的情况下继续或终结,提高了仲裁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当事人既打诉讼又打仲裁的困境。这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当事人恶意延长和破坏仲裁程序的可能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员需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调解程序包括听取双方陈述、疏导和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如未履行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若调解无果,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

  • 竞业限制案件的仲裁与起诉程序

    我国关于竞业限制案件的仲裁与起诉程序。劳动争议案件中,包括因竞业限制引发的纠纷应遵循仲裁前置原则,当事人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涉及商业秘密侵权,可直接起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准备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

  •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文章指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初次鉴定、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当工伤职工申请复查鉴定后,仲裁程序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中止等待复查结果。但具体是否中止仲裁程序取决于复查鉴定的重要性和预计时间,仲裁机

  • 劳动争议前置程序的运作方式

    劳动争议前置程序的运作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和调解程序。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先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若调解无果则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用人单位和工会代表组成,协议达成后当

  • 公司未缴纳社保的强制执行程序
  • 长时间拖欠工资是否可追偿利息
  • 审理劳动仲裁案件所需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