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在提出仲裁申请时,应当遵守以下要求:
申请人应当提交一份仲裁申请书,该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该申请书应由申请人本人或经申请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名和/或盖章。
申请人在提交仲裁申请书时,应当同时附具申请人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的证明文件。
申请人在提交仲裁申请书时,应当预缴仲裁费。
被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应当履行以下答辩要求:
被申请人应当按照仲裁规则的规定,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明文件。如果被申请人有反请求,也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书面形式提交仲裁委员会,并详细说明反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并附具相关的证明文件。
如果被申请人未能提交书面答辩和/或申请人未对被申请人的反请求提出书面答辩,这不会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涉外仲裁时,仲裁庭可以由3名仲裁员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由3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如下:
由3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设有首席仲裁员,由第三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
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名册中共同选定或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作为独任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单独审理案件。
涉外仲裁案件以不公开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中文为正式语言。当事人应当提出证据支持其申请、答辩和反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仲裁庭可以自行调查事实并收集证据,也可以咨询专家或指定鉴定人就案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鉴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由仲裁庭审定,仲裁庭决定是否采纳专家报告和鉴定报告。
在开庭审理时,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出席,仲裁庭可以缺席审理并作出缺席裁决。仲裁庭可以作庭审笔录及/或录音,并可以要求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在庭审要点上签字或盖章。
当事人在仲裁庭之外自行达成和解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的内容作出裁决书结案,也可以申请撤销案件。
如果当事人在仲裁委员会之外通过调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凭仲裁协议和和解协议,请求仲裁委员会指定独任仲裁员,按和解协议的内容作出仲裁裁决。
如果双方当事人有调解愿望,或一方当事人有调解愿望并经仲裁庭征得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仲裁庭可以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对案件进行调解。
仲裁庭在作出仲裁裁决时,应当根据事实、法律和合同规定,参考国际惯例,并遵循公平合理原则,独立公正地作出裁决。
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审理案件时,仲裁裁决依全体仲裁员或多数仲裁员的意见决定。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仲裁裁决依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仲裁庭可以就案件的任何问题作出中间裁决或部分裁决,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中间裁决,这不会影响仲裁程序的继续进行和仲裁庭作出最终裁决。
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向法院起诉,也不得向其他任何机构提出变更仲裁裁决的请求。
世界各国对仲裁员资格的不同规定,包括严格规定和宽松规定以及无明确规定的国家。同时,针对中国特有的内部仲裁员制度,文章分析了其对仲裁程序、公正性和独立性以及仲裁监督机制的影响,并提出了取消该制度的建议。
仲裁条款的详细规定,包括仲裁地点、机构、程序、裁决效力和费用负担等。其中,仲裁地点适应所在国法律,仲裁机构分为常设和临时两种形式,仲裁程序规定进行仲裁的手续、步骤和做法。在我国,进出口合同的仲裁条款规定仲裁裁决是终局的,费用通常由败诉方承担。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环节。在争议发生后,双方应首先进行协商,对于工伤待遇争议等不太尖锐的情况,协商是常见且易接受的方式。调解虽然不是必经程序,但对解决劳动争议有很大作用。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仲裁后如仍不服可提起诉
合同解除后当事人的救济措施,包括提起确认之诉和异议的理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审理时会考虑解除条件的成就、解除合同的必要性和解除程序的合法性。同时,文章还指出了在解除合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长效合同缺乏解除条件约定、合同解除通知义务的履行和合同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