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 > 商事调解工作的技巧

商事调解工作的技巧

时间:2025-01-04 浏览:5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9584
企业与企业之间是经常存在纠纷的,企业之间的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这是最快捷的解决办法。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商事调解和诉讼解决。那么商事调解内容?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释。

商事调解工作的技巧与原则

一、商事调解工作的技巧

(一)掌握案情,熟悉法律

在商事调解工作中,调解员需要事先收集相关信息,了解纠纷的性质、起因和经过,以及双方当事人的个性和诉求,以便更好地与双方沟通和协调,实现双赢的目标。调解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认真了解当事人的需求,分析他们是追求经济利益还是声誉。
  2. 充分了解当事人的现状,包括企业性质和经营状况。
  3. 准确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判断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4. 帮助当事人分析利弊,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为双方当事人分析各自的利弊。
  5. 查找适用的法律条文,了解相关的行业习惯和国际惯例,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案件处理中。

(二)晓之以法,促成互谅

在商事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应以法律为准绳,向当事人晓以法理,提醒他们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从而更有效地保护自身利益。调解人员需要具备娴熟的法律知识和技巧,坚持依法调解,促进当事人对调解人员的信任,最终达成满意的调解方案。

(三)换位思考,平衡利益

调解员应让当事人换位思考,促进彼此沟通与了解。通过推己及彼,让一方当事人从对方的角度、立场和利益出发,体验对方情感和关心对方利益。调解员需要寻找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点,让双方互谅互让,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达到和解的良好目的。

(四)耐心细致,理清责任

调解员需要与当事人进行细心的沟通交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理清纠纷的来龙去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教育他们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调解员的细致分析需要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当事人解释和说服。

(五)借助律师,展开调解

在商事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往往会聘请律师进行代理,调解人员可以利用律师作为双方当事人的中间平台,通过律师将调解人员的意见传达给双方当事人,促使案件调解成功。

(六)客观公正,居中调解

调解员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调解工作,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地处理纠纷。调解员需要避免受到外界压力和干扰,坚持公正无私,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商事调解遵循的原则

商事调解工作必须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和谐仲裁文化与各种和谐的手段,寻求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点,化解矛盾,调和纠纷,最大程度地实现案结事了的最优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商事调解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必须坚持当事人自愿原则

商事调解必须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无论是调解活动的进行还是调解协议的形成,都必须得到当事人的自愿。调解中心受理民商事案件时,必须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调解协议应基于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这样的协议对当事人具有最好的心理约束,能够减少后续工作的压力。

(二)必须坚持合法原则

商事调解必须在合法的程序中进行,形成的调解协议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调解活动必须限制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得违法,也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三)必须坚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

商事调解必须在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工作必须在查明事实真相、分清当事人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依照法律、国际惯例和行业习惯提出具体的调解方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仲裁与民事诉讼的比较

    仲裁与民事诉讼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仲裁需双方达成协议并不得再起诉,由仲裁委审理并组成仲裁庭,具有专门的仲裁规则和程序。民事诉讼则由法院审理,程序更为复杂。仲裁机构相对封闭,注重保护当事人隐私;而法院则公开审理。仲裁费用较高,但两者在特定情况下存在联系,

  • 一、独任仲裁员的选定

    独任仲裁员的选定方式和合同纠纷仲裁程序的步骤。首先介绍了当事人如何共同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然后详细阐述了仲裁程序的申请和受理、仲裁庭的组成形式、开庭和裁决等步骤。整个仲裁程序旨在解决合同纠纷,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且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 公司未缴纳社保的强制执行程序

    公司未缴纳社保的强制执行程序。当取得仲裁裁决后,如果公司拒不执行,可按照相关步骤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人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书和相关材料,包括仲裁裁决书等。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限根据当事人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最后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依法申请强

  • 案件标题:原告王某诉被告及第三人关于赔偿责任的争议

    关于原告王某诉被告及第三人赔偿责任的争议。其中,关于是否应判决第三人承担责任存在分歧。作者支持第一种意见,即不应判决第三人承担责任。因为原告与第三人已经达成赔偿协议并履行完毕,且原告在诉讼中未要求第三人承担责任。法院应遵循不告不理原则,仅在原告对被告

  • 员工工作的公司证明范文是怎样的
  • 长时间拖欠工资是否可追偿利息
  • 审理劳动仲裁案件所需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