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仲裁中,被申请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其中包括提出答辩和反请求。本文将重点介绍答辩和反请求的相关事项。
在收到仲裁机构或申请人寄交的仲裁申请书后,被申请人应当及时提交答辩书。答辩书的内容应对申请人提出的请求、陈述的事实和依据进行回答、抗辩或反驳。一般来说,答辩书的格式要求与申请书相似。
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的期限应按照各仲裁机构的规定。例如,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十七条规定,被申请人应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45天内提交答辩书和相关证明文件。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第5条第1款规定,被申请人应在收到申请书之后30天内提交答辩书,内容包括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对争议性质及情况的评论、对请求的意见、对仲裁员人数及其指定方面的建议、仲裁地、法律适用规则和仲裁语文的评论。
反请求是被申请人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国际商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通常都对争议负有一定责任,因此反请求作为被申请人维护自身权益的工具非常有意义。
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十八条规定,被申请人如有反请求,应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60天内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仲裁委员会。被申请人在反请求中应明确具体的反请求、事实和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明文件。此外,被申请人还应按照仲裁委员会的规定预缴仲裁费。
仲裁委员会收到被申请人的反请求后,将对其进行程序审查,包括核实反请求人是否为申请书中的申请人,反请求和本请求是否基于同一事实或法律关系,以及反请求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如果反请求符合条件,仲裁委员会将接受该请求;否则,将不予受理。一般来说,不受理反请求的理由可能有: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反请求、反请求基于另一个合同关系、反请求中的当事人名称与申请书中的名称不同。
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第5条第5款规定,被申请人如有反请求,应与答辩书一起提交,并明确反请求的争议性质、情况以及所请求的救济。
在实践中,一旦反请求被受理,仲裁庭通常会将申请人的请求和被申请人的反请求合并审理,以节省时间、费用并方便审理。如果申请人在审理过程中撤回仲裁申请,不会影响反请求的继续审理。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相关问题。申请人因劳动争议在仲裁时效范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了多项仲裁请求,包括支付加班工资、补足最低工资差额、支付生活费、返还社会保险费用以及补交社会保险等。申请人主张在工作期间存在加班未支付工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未支付生
因玩忽职守导致公司受损被辞退后的维权方法。在维权前需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条件,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被无故辞退的员工应准备申请书并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权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和监察举报投诉。
公司未缴纳社保的强制执行程序。当取得仲裁裁决后,如果公司拒不执行,可按照相关步骤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人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书和相关材料,包括仲裁裁决书等。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限根据当事人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最后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依法申请强
工伤仲裁这一解决工伤争议的法律手段。文章介绍了仲裁的概念及在工伤争议中的应用,同时给出了具体的工伤赔偿仲裁申请书格式。申请人因工作受伤,经过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后,可通过仲裁方式要求被申请人支付相应的工伤待遇。